(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新
航
路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旧航路:传统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航路
意大利人
主要商路
阿拉伯商人(东段有
中国商人)主要商路
概念解读
寻“路”之旅
第一幕:探源新航路
—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
第二幕:重走新航路
—全球航路开辟的经过
15世纪末期的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货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反映了欧洲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幕:探源新航路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史料探史
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马可·波罗行纪》
这种描述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史料探史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以上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动因?
史料探史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了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
——吴于廑《世界通史》
推动新航开辟的直接因素是什么?
史料探史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宗教根源:
商业危机:
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资源、市场的渴求
欧洲人的“寻金热”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
传播天主教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思想动力:
人文精神的鼓舞
必要性
自荐信
尊敬的国王陛下(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
我认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因为……
而且现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因为……
恳请国王陛下恩准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92年3月15日
星盘
多桅
帆船
航海
地图
地圆
学说
创情境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
他们发展了新的、有效的海军火炮。火炮而非步兵这时已成为海战的主要工具。正是由于这些新的发展,葡萄牙人才能在印度洋上粉碎穆斯林的海军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推动新航开辟的客观条件有什么?
史料探史
造船技术的发展
航海技术的提高
地理知识的进步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可能性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武器战术的改善
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最前列?
想一想
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吴于廑《世界通史》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
史料探史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大国崛起》解说词
亨利王子
史料探史
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前列:
?地理上:濒临大西洋,便于海外发展
?政治上:中央集权国家,统治者支持
?宗教上:强烈的宗教情绪
?技术上: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
有学者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结合作者的观点,
谈谈你对全球航路开辟动因的理解。
各抒己见
时间 支持国家 探险家 航线
1487年
1492~1498年
1497年
1519~1522年
迪亚士
西欧—好望角
葡萄牙
西班牙
哥伦布
西欧—美洲
葡萄牙
达·伽马
西欧—好望角—印度
麦哲伦
环球旅行
西班牙
第二幕:重走新航路
第一个开辟
第一个发现新大陆
第一个找到东方的航路
第一个环球航行
1、四条主要航线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南美洲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
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东
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2、其他航线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航海活动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
父子 “发现”了纽芬兰岛
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16世纪 荷兰 巴伦支 航行至北冰洋地区
17世纪初 荷兰 哈得逊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航路
17世纪初 俄罗斯 /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
(1)北线:北冰洋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航海活动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
1642-
1643 荷兰 塔斯曼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18世纪 英国 库克 “发现”南大西洋、南
太平洋岛屿
(2)南线:南太平洋
曼哈顿,这个寸土寸金的弹丸小岛,作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岛之一……你可曾知道,最早发现曼哈顿的探险家是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做亨利·哈得孙……哈得孙是大航海时代最卓越的航海家之一,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探险精神,与“哈得孙河”、“哈得孙湾”、“哈得孙海峡”等地名,一起成为不朽。
——姜守明等《世界尽头的发现》
史料探史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个人:梦想,开拓精神
国家:机遇,智慧远见
启迪感悟
资
源
分
享
《大国崛起-海洋时代》
《世界历史-欧洲人新航路的开辟》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仑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仑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我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最也。
——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问题探究
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 并尝试回答梁启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