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全国卷生物最可能出现的20个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一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一蛋白质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2.右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Z、W两物种的食物资源利用曲线。其中,纵坐标表示被Z、W所摄取的食物数量;横坐标表示被Z、W所摄取的食物的种类。下列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A.当a与c之比值越大时.Z与W的种间竞争越激烈
B.当b与a之比值越大时。Z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当a值为零时(即摄取食物种类不交叉).Z与W之间不存在竞争
D.当Z与W个体的平均摄食量之比值越大时,则Z在与W的竞争中取胜的概率就越大
3.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各项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B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一般来说,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4.下图为一个原核基因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位点在非编码区a-b段和c-d段
B.不管是原核基因还是真核基因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都位于编码区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NA的复制过程中,能进行复制的序列是编码区b-c段
D.若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则发生基因突变的部位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c-d段
5.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损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
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
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
D.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
6.下图是某些生物体内氢随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时的过程为光合作
用过程,此时A为NADPH
B.[H]经②→①转移到水时的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其发生一定要有线粒体
C.[H] 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对人体而言,③过程不可能发生在肌肉细胞,
⑤过程是错误的
7.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8.右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9.关于下列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m、n表示电子,则X表示H2O,Z表示NADPH
B.如果该图为减数分裂,m为DNA的复制过程,则X表示初级精母细胞
C.若X表示下丘脑,Y表示垂体,Z表示甲状腺,则Z分泌激素过多时,对于m、n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D.若X表示抗原,Y表示吞噬细胞,Z表示T细胞,则该过程表示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
10.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B.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1.某学生将a、b两种植物,分成①、②、③、④四组,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内,以探究影响这两种植物的可能原因。处理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①为对照组,②为实验组,一段时间后,若②中a正常生长,b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是a、b对环境中矿质营养吸收和利用的能力不同,由此推测a、b的关系是竞争。
B.若想了解光对植物的影响,应该选择①和③或②和④组合进行研究,因变量为植物生长的差异(状况)。
C.若以①为对照组,④为实验组研究“影响a与b这两种植物的可能原因”,是科学可行的
D. 该实验可得出植物的生长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共同的影响
12.下图为溶酶体b(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形成过程和发挥作用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对线粒体等衰老细胞器进行了“消化”
B.a、b、c、d 在膜结构上存在着直接联系
C.f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图中的膜结构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13、右图所示为简化的生态系统硫循环示意图。
图中方框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圆框
表示非生物成分。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与降雨有关的过程是d→e
B.图中的绿色植物是c,硫元素以、的形式被其吸收
C.硫元素参与构成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D.在硫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后,完成硫循环的回路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c
14.已知谷氨酸脱羧酶催化1mol谷氨酸完全分解为1mol氨基丁酸和1molCO2,图I表示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
时,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1表示的是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B.曲线4表示在此实验条件下谷氨酸大约
30分钟左右完全分解
C.若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
应速率,则曲线2温度高于曲线3和4
D.若曲线2、3、4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
反应速率,则曲线2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4
15.下列各组物质在人体中发挥作用后就很快被灭活或降解的是
A.唾液淀粉酶、解旋酶 B.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
C.抗体、载体 D.tRNA、mRNA
16.某昆虫种群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使原浅体色群体中出现了少数深体色的个体,其基因频率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大约在第10代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A基因,随后A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C.第24代时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Aa20%,aa70%,若深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则下一年浅色个体约占65.6%
D.环境变黑有利于深色个体生存,这种共同进化的结果,导致该种群基因库中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这意味着新物种即将产生
17.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①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最多能养活20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 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8.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这些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依据我们所学过的血糖恒定调节方式,请问下列何种假设较能解释这些突变老鼠所面临的状况
A.胰岛素分泌不足 B.体内细胞缺乏胰岛素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元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
19.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20.右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