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Ⅰ、Ⅱ理综生物部分2009最后押题
一、选择题(12小题)
1.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誉为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各国运动健儿在京创造了无数优异的成绩。下列体育运动中包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时,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但血液中乳酸的含量也会增加
B.足球运动员在踢球的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
C.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听到枪声立即冲出起点,该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某运动员不幸受伤,医生往其相应部位注射了麻醉药,是通过阻断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来达到缓解运动员疼痛的目的
2. (细胞工程)2009年4月,甲型H1N1再次让全世界对流感深感恐慌,流行性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再次成为世界各国的热点,许多人还对2003年的SARS大流行记忆犹新。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的核衣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某种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性隆体与某种病毒抗原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3. (生殖发育)蜜蜂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意(雄蜂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只在细胞的一极出现纺锤体,所有染色体移向一极,不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则按正常的方式进行。俗称“假减数分裂”),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形成H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若此过程发生在被子植物体内,则H形成的同时,还会形成受精极核
B.蜜蜂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雌性蜂的胚胎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胚后发育受环境影响
C.基因型为ab的雄蜂和基因型为AaBb的雌蜂交配,其后代个体基因型最多有4种
D.雄蜂体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中雄蜂的基因型为AbD或Abd或abd
4. (生态学)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住处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5. (实验思想)某同学在做细菌培养实验过程中发现:某种细菌(记作S)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S细菌产生不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为验证这一假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使用相同的培养基,正确的接种方法应是( )
A.实验组接种S细菌,对照组接种其他细菌
B.实验组接种其他细菌,对照组接种S细菌
C.实验组接种其他细菌,对照组不接种,一段时间后,除去其他细菌,两组再分别接种相同的S细菌
D.实验组接种S细菌,对照组不接种,一段时间后,除去S细菌,两组再分别接种相同的其他细菌
6.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如右图所示,如果茎的a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的作用效率表现为曲线OB段,一列对茎的b侧的生长素浓度所对应作用效率的描述中,较为准确的是( )
A.在OD范围内
B.在CA范围内
C.在BD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
7. (植物代谢与调节)研究发现,许多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及代谢变化,如细胞内脱落酸、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细胞分裂素含量减少,生物膜系统膨胀或破损。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一定会导致光合速率的下降
B.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逆境的抵抗能力不同
C. 植物对逆境的反应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与其他因素无关
D. 能提高细胞渗透吸水的能力,因此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8. (微生物)自然界中存在着几十万种微生物,虽然说有的微生物给人类带来了疾病甚至灾难,但它们却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员。下列有关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都无成形的细胞核
B.只有附着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
C.所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
D.维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长因子
9. (生态学)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
大于死亡率
C.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增长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10. (免疫)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又增加了一种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能表达抗原特异性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核酸(DNA)疫苗导入人体需要使用适当的基因工程载体
B.导入人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引起免疫作用
C.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的
11.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酶是维持细菌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
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
C.发酵液PH呈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12. (实验探究)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甲
乙
丙
丁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23℃
23℃
23℃
23℃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二、非选择题(4道题)
13.(22分)请回答下面两个小题。
I.(11分)下图是人体细胞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的名称分别是 。
(2)如果某人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其尿液中的尿素含量可能 ,最主要的原因是 作用增强的结果。
(3)长跑后肌肉酸痛,血液pH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发生了图中的 (填序号)过程,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长跑所需要的能有量主要来自于 (只填1个序号)过程,此过程还需要有 参与。
(4)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人在幼年时期蛋白质合成旺盛,最主要是 (激素)调节的结果。由于 (填序号)过程不能形成必需氨基酸,所以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并且保证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是如果摄入的蛋白质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其过程是 (填序号)。
Ⅱ(11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梦想不断成真,一些始料未及的环境问题也随之摆在了人类面前。2007年入夏以来,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太湖、巢湖、滇池等相继出现蓝藻爆发,向人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中科院正致力于污染处理问题。
(一)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蓝藻属于 ,若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 。
(二)大范围蓝藻爆发的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 的限度。某些蓝藻会产生并分泌毒素,是该生物的
(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计危害至牲畜乃至人类,例如: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 从抑制状态变成激活状态,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实践证明,只有终止污染物的排放,之后利用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再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才有可能根治这种“绿色污染”。
(三)科研人员试图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
(1)在接种之前,应对培养基进行 。若从微生物的营养角度分析,培养蓝藻,与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的显著不同是 。
(2)图中②、⑤通常接种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 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3)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溶藻细菌培养液。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 。
(4)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 。
14. (20分)(生殖、发育与遗传)蜜蜂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如下:
⑴形成H的过程称为 ,若此过程发生在被子植物体内,则形成H的同时,还会形成 。
⑵由图可知蜜蜂的生殖方式是 ,蜜蜂胚后发育的类型属于 。
⑶与有丝分裂相比,C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
⑷雄蜂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出现单极的纺锤体,在细胞的一极产生一个无核的细胞质芽体,不发生染色体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则按正常的方式进行,所以每一个精母细胞可形成 个含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遗传物质的精细胞。
⑸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推知,图中雄蜂的基因型为 。
⑹基因型为 的雄蜂和基因型为 的雌蜂交配,其F2代个体基因型只有8种:AB、Ab、aB、ab、AaBb、Aabb、aaBb、aabb。
15. (24分,每空2分)
I.(12分)将某种植物栽培于玻璃温室内,下图为用浓度测定仪测定的密闭玻璃温室内一昼夜浓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
(1)图中曲线表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时植物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
(3)曲线最终结果没有恢复到a点所对应的浓度,提示人们在温室生产中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
(4)假设该植物为某种植物,为了提高其产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拌种。
(5)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假设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能量b,呼吸散失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流人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多为( )
①20% ②20%(a—b) ③20%(c+ d) ④20%d
A.① B.①③ C.③③ D.④
Ⅱ(12分)人在生病发烧时,常会发生食欲下降的现象。某同学猜测这可能与消化酶的活性减弱有关。生物小组欲设计实验,对这一猜测加以探究。现请你完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供选材料:
浓度适宜的淀粉酶溶液,浓度适宜的胰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液(pH适宜),斐林试剂,恒温水浴箱两只(温度可调控),试管,烧杯,清水,酒精灯等。
实验原理:
斐林试剂遇还原糖在加热煮沸时产生砖红色沉淀,其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
(1)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分别加入适量、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液。
(2)将甲、乙两试管的下端同时插入不同的恒温水浴箱中。甲试管保持的温度设定为
40℃,乙试管保持的温度设定为__________,维持l0 min 。
(3)同时向甲、乙试管分别加入等量_____________的溶液,振荡后继续保温10 min。
(4)同时向两试管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摇匀并_______________,然后观察比较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和结论:若猜测成立,实验结果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1)一淀粉酶代谢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人因感染而引起发烧,一般情况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①发烧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机制
②在持续高烧期,病人丧失了体温调节能力
③因机体体温升高,不利于病毒和细菌生存
④人体感觉冷和热的中枢在下丘脑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 (20分)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生化机制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
(1)上述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报春花的花色性状。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 。
(2)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白花的纯种植株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帮助他完成。
①选择基因型为 、 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并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 。
(3)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说明其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规律。
②由于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使上述实验更完善,应该怎样处理? 。
③F2植株中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 。
④有的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请你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培育年限最短。请简要概述你的方案: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C 7.C 8.D 9.C 10.B 11.B 12.C
二、非选择题
13. 答案:(每空1分,共22分)
I(11分)
(1)肝糖元
(2)胰岛素 增加 脱氨基
(3)10、12 (全对才得分) 细胞质基质 11 水和氧气(H2O和O2)(全对才得分)
(4)生长激素 4、6 7、16
Ⅱ(每空1分,共11分)
(一)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二)自动调节能力 次级 原癌基因 恢复力
(三)(1)灭菌 不加有机碳源(或糖类等有机物)
(2)对数
(3)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培养液
(4)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
14. 答案:(每空2分,共20分)
⑴受精作用, 受精极核。⑵有性生殖, 变态发育。
⑶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不全得一半分数)
⑷2 相同。⑸AbD或Abd或abD或abd。(错答和漏答均不得分)
⑹AB aabb。
15.
16. 答案:(18分,每空2分)
(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AAbb或Aabb(完整写对两个才给分)
(2) ①AABB aabb ④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3)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套袋处理; ③1/2 ;④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2009年全国卷Ⅰ、Ⅱ理综生物部分预测
1. 有关酶的知识已经被冷落了4年,建议重视有关酶的知识及相关实验。
2. 动物(人体)三大物质代谢及健康。
3. 注意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稳态(免疫)的连接点。
4. 31题依然是遗传变异知识,特别注意自由组合规律中比值(9:3:3:1)的变式及灵活应用,遗传病分析或育种依然是选材和立意的大方向。
5. 生物工程、高三选修仍然是选择题取材的重点。
6. 注意“生物与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结合点,图表分析的可能性大。
7. 有关实验问题,主要是加强实验思想和原则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