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19—2020高二上期期末联考语文(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2019—2020高二上期期末联考语文(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5 21:06:52

文档简介

2019—2020 学年上期期末联考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D 【解析】根本原因应该是受到网络文学盈利模式的影响,文中有“众多批量生产的‘鸿篇 巨制’也多是付费阅读的产物”的提示。
2.A 【解析】 “从主观到客观的顺序”有误,应为“从读者(业余)的批评建议到专业的文学 评论的顺序”。“读者(业余)的批评建议”并非全是主观,文中有“多是随感式、点评式的” 的提示;“专业的文学评论”也并非全是客观,文中有“缺乏……有深度的客观评价”的提示。 亦可改为“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文中有“文学评论不是对纸质出版物、影视改编的关注,那 只是浪花朵朵,而是要关注网络中的文学海洋”的提示。
3.B 【解析】A 根据文中“当快速码字能……这种故事精彩、文本精致的作品距离精品就已经 不远了”的提示,“无法”的表述绝对化。C“更能贴近现实生活”的表述与网络文学的实际相悖, 文中有“网络文学也要拉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的提示。D“需要……更需要……”轻重失据,“让 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网络环境”的必要前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A 【解析】“被公认在北斗家族中功能最强”错,“功能最强”应是第 41 颗北斗导航卫星,即 “吉星”。
5.B 【解析】“它可以单独进行动态分米级、事后厘米级的定位服务”错,“吉星”要“以现有北 斗导航卫星地面站为参考,得出各地导航误差”,进行定位服务。
6.【参考答案】 ①国家支持,列入国家层面战略发展规划。 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国芯片国际化。 ③建立自己的市场生态,利用对公市场培育规模,再面向消费者推广。 ④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引入先进技术和人才。 (6 分,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若有其他合理理解可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7.C 【解析】除“自信自得”外,还有“失落与自嘲”。
8.【参考答案】 ①“两团不明的物体”指的是“诗和面包”,是踏踏实实做一个文学家还是去充当一个世俗 社会中的所谓女强人或成功人士。②它在文中起到线索的作用。③串联起所有事件,表达作 者心灵的艰难选择。(6 分,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若有其他合理理解可酌情给分)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4 页)
9.【参考答案】 ①“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但指同一人,转“我”为“你”,让自己成为自我观察与描 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的反思与 自嘲。(6 分,每点 3 分,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若有其他合理理解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D 【解析】 “亡匿”指逃走躲避起来,在古代是一个词语,不可断开,故排除 A、C 项,贼 兵没有料到的是“官军卒至”,所以“一战破获”“诸贼悉平”,从语意和句式角度可以排除 B、C 项。
11.C 【解析】古代使臣奉命出行都要“持节”,不仅指出使异域外族。
12.C 【解析】事件杂糅、曹世表在平定青州、齐州叛乱时只是安抚劝说,体现的只是“恩”的 一面:而严惩反叛头目则是在讨伐湛僧珍等贼兵时所为,体现了“威”的一面。
13.【参考答案】 (1)大将军京兆王元继向西征讨,让他担任从事中郎,代理中水兵事,他亲自承担繁重事 务,评价他的人都称赞他的才能。 (得分点:①西,向西。②摄,代理。③当,承担。每个关键字词 1 分,大意 2 分) (2)刘获一旦被打败,那么湛僧珍自然会逃跑,东南平定安宁,就是你的功劳。 (得分点:①“破”应译为“被打败”。②走,逃跑。③清服,平定安宁。每个关键字词 1 分, 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曹世表,字景升,是东魏郡魏县人。少年丧父,举止有礼仪法度。性情高雅正直,擅长 文辞,涉猎群书。太和二十三年,尚书仆射、任城王元澄奏请曹世表担任国子助教,曹世表 感到很失落。后来他转任司徒记室。侍中崔光,是曹世表同乡的显贵之人,常称赞他。曹世 表因患病回到家乡。永平年间,曹世表任兖州左将军府司马,他不愿意担任此职,又以疾病 为由解职。延昌年间,曹世表任清河太守,他为政简约,百姓感到安宁。正光年间,曹世表 任前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大将军京兆王元继向西征讨,让他担任从事中郎,代理中水兵事, 他亲自承担繁重事务,评价他的人都称赞他的才能。回到京都后,任司空长史。孝昌年间, 青州、齐州连年发生叛乱,皇上下诏派曹世表持符节前往安抚劝说。回京都后,转任尚书右 丞。后来加官征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正逢萧衍的将领湛僧珍攻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 辩在东豫州边界谋反,做湛僧珍的内应。朝廷派源子恭代替曹世表任豫州刺史,任命曹世表 担任东南道行台,率元安平、元显伯、皇甫邓林等讨伐他们。在这时贼兵强行切断小殷关, 驿道不能通行。各位将领因为兵马少,都是溃败零散的残余兵力。不敢再战,都想保城自守。 曹世表当时正患背部肿胀,就抱病登车出城,召唤统军是云宝,对他说:“湛僧珍之所以敢深 入侵掠,是因为刘获、郑辩都是州民中有声望的人,他们做了他的内应。前不久有驿使来, 告知刘获调动军队想去会合湛僧珍,距离这里有八十里路。现在可以出其不意,一鼓作气打 败他。刘获一旦被打败,那么湛僧珍自然会逃跑,东南平定安宁,就是你的功劳。”于是曹世 表挑选兵马,交给是云宝去讨伐刘获。督促他发兵,傍晚时分出城,拂晓时分会师。贼兵没 有料到官兵突然来到,是云宝一战就打败刘获,其他各路贼兵全部被平定,湛僧珍撤退逃跑。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4 页) 因为郑辩与源子恭是亲密旧交,郑辩逃走后便躲避在源子恭那里。曹世表召集各位将士,当 众斥责源子恭,抓获了郑辩并将他斩首,把他的首级传送到京都。皇上下令派遣宦官宣读御 旨慰问。皇上又任命曹世表兼任豫州刺史,像原来一样仍任东南道行台一职。回京都后,加 官左将军,兼任尚书东道行台,沿黄河分设防区,来防备葛荣。行至青州时,患病去世,终 年五十四岁。永熙中,追赠平东将军、齐州刺史。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4.C 【解析】诗的结尾用意巧妙,意在讥讽僧人终日不归。诗人说天寒寺冷,红叶堆积,希 望点醒广宣上人:既然号称高僧,就应该在寺庙中潜修佛理,弘扬佛法,不必终日奔走在外, 踪迹难寻。
15.【参考答案】 ①诗题中的“频见过”表达出不耐烦之情。②首联写上人殷勤来访,表明诗人无奈而不堪 的心情;③颔联、颈联自谦辜负了高僧屡屡造访的心意,表达出诗人和上人在立身处世问题 (“儒”“道”)上的不同见解(道不同不相为谋);④尾联讥讽上人终日不归,奉劝其恪守己“道” (主张),安身立命。(6 分,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若有其他合理理解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参考答案】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悟已往之不谏 乌鸟私情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 分,一空 1 分。该空有一个错别字就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B 【解析】本题第一处“无边无际”强调“范围极为广阔”,“漫无边际”强调“一眼望不到边” 也指“没有中心,离题很远”,语境意强调热闹之外的世界“很广阔”,前者显然更合适,这就 排除了 C、D 两项,第二处,“言谈举止”指“人的言语、举动,行为”,“字里行间”强调“暗含”,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此处语境所指对象 是“周国平的散文作品”,而不是人。这就排除了 A、D 两项。其他,“蝇头微利”比喻非常微 小的利润,强调“小”,“虚名浮利”强调“虚”,后者与原文意思更吻合:“随遇而安”强调“对环 境的顺应”,“随感而通”则是作者紧承上句的“随触而应”的出新、变通的创造性用法,更合乎 意思表达。
18.C 【解析】联系前后句可知,括号内的意思应该是对“安静”的强调,说“常常忘记了安静” 不合乎语境:而“内心世界的安静”比“思想上的安静”意思更进一层,按照表意逻辑,C 项表 述最恰当。
19.D 【解析】画线句的主要问题在于表意不明,令人费解。究其原因,是没能表达清楚生命 意识与自然生命的内在关系:返回了自然生命,生命意识才涌动。“获得”是第一次拥有,“返 回”则是离开后的重归。人显然不是成年后才“获得自然生命”,所以 A、B 两项不正确。A、 C 两项还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排除 A、B、C 三项后,正确选项为 D。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
20.【参考答案】 ①但它并不属于任何一门单独的学科 ②那么它背后一定有相应的科学原理和依据 ③只有把科学、技术和数学结合在一起 (6 分,每句 2 分)
21.【参考答案】 入场观众人数多; 精品图书品种多; 中国系列图书成“风向标”。 (第一个特点 1 分,其余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解析】本题要求“读下面这则新闻,分条概括上海书展的特点”,抓住关键句“据主办方 介绍”,意味着介绍的内容便是“特点”,以句号为标志,按照三层来介绍,可见特点有三。其 一,“本届上海书展主会场入场观众数再创历史新高,沪上 100 余个分会场人流如织,线上分 会场人气爆棚,形成了‘申城无处不书香’的全城氛围”,从中提炼出答案(1)“入场观众人数 多”;其二,“书展期间,16 万余种精品图书在此汇聚成‘海’”,从中提炼出答案(2)“精品图 书品种多”;其三,“《江山胜迹》《大国坚守》《大江奔流》和‘九说中国’丛书、‘藏在名画里 的中国’丛书等一大批重量级新书首发,受读者追捧,成为引领读书风尚和书业发展的‘风向 标’”,提炼出答案(3)“中国系列图书成‘风向标’”或“引领图书风尚”。
四、写作(60 分) 22.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由三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主要讲述了虽然每一代人的偶像不同,但偶像 的标准相同——有突出的成就;第二则材料讲明偶像会变化,但是他们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 第三则材料阐明人有伟大的精神,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为国家富强做贡献。综合三则材料, 可以提炼出作文的关键词,那就是“偶像”“时代“精神”“中国”。偶像具有榜样的力量,他们身 上都洋溢着正能量,如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而这正是我们的时代所需要的。我们的时代需 要偶像,也需要伟大的精神,培养出大写的人,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角度要具体而精巧;二是要将“偶像”“时代”“精神”“中 国”紧密结合起来写出自己的深刻思考。
立意角度主要有:
(1)汲取偶像力量,完善自己,贡 献自己的力量。群众心目中的偶像,往往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良好的个 人修养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向偶像学习,就是汲取他们的精神,不断提升自我,为社会贡献 自己的力量。
(2)时代需要偶像精神。在当下这个时代,作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的偶像, 他们以身作则,不断进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的时代需要偶像精神,我们的国家也需 要偶像,他们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奋勇前行,创造新的辉煌。
(3)偶像是人不是神,切莫“神化” 偶像。作为偶像,他们只是某些方面超出常人,但并不是在任何方面都比一般人强。人无完 人,偶像也有缺点与不足,所以千万不能“神化”偶像,要避免走入盲目崇拜迷信偶像的泥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