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一共有多少天(二上80、81)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佟晓芹
主备人单位
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
教材
简析
及
学情
分析
教材分析:
教科书通过“一共有多少天”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编乘法口诀的方法,体会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在7的乘法口诀中,有5句是学过的,只有第1句和后3句是新的。
教科书通过3个问题串让学生经历编制了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从不同角度感受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扎实到位。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意义、怎样编制乘法口诀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学习起来不会困难。
学习
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发展类推能力。
教学补改
重点
难点
重点: 熟记7乘法口诀,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难点: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资源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小朋友们,高兴的事儿大家是不是都期盼早点到来?高兴的事也要记得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现在让我们听一听这几个小朋友要和我们分享什么?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话,你能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2、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放到一个表格里,看一看,你能读懂这个表格是什么意思吗?
你会接着填吗?请自己接着写一写,算一算。
汇报,谁能把你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观察,圈画,列式计算
小朋友们,为了更直观地看到结果,你能借助这个点子图进行说明吗?
仔细观察这个点子图,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列出乘法算法吗?
接下来,你会照样子圈一圈、列一列吗?快快动笔试试看。
用展台展示学生想法。
为了观察更清楚,老师把小朋友们的想法移到大屏幕上。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如果没有点子图,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进行计算?
为什么选择用口诀呢?
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7的乘法口诀
编口诀,找关系
编口诀
你能根据发以前学习的经验,自己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编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2、找关系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口诀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找方法,记口诀
1、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口诀?
2、你认为哪句口诀难记?为什么?
3、如果当我们计算7×8=?时,真的忘了口诀,你该怎么办?你能借助口诀之间的关系解决吗?
4、淘气是这样想的,他画了一个线段图,你能看懂吗?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独立思考
和同桌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把淘气的想法填在空格里,你会填吗?填一填。
7×8=7×□+7×□
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了吗?你觉得还可以怎样填?
你能接着把7×9=7×□+7×□填完整吗?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81页-1看图列式计算
独立完成后订正
2、81页-2看口诀写算式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81页-3 计算
计时2分钟完成
4、81页—5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2×7﹦14 二七十四
3×7﹦21 三七二十一
4×7﹦28 四七二十八
5×7﹦35 五七三十五
6×7﹦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7×8﹦56 七八五十六
7×9﹦63 七九六十三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已学了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再学习新的乘法口诀,2至6的乘法口诀都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所以口诀的编制在本节课中,也不是难点。在本堂课中,我为学生创设大量的实践性强的情境,将知识的应用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编写口诀,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编写口诀、记忆口诀的探索。在练习题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每分钟计算表内乘法8-10题,因此在第3题计算时,因7的口诀刚学,所以把计算12道题时间确定在2分钟以内完成。孩子们完成的速度很快,最快的37秒完成。。从孩子们那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和孩子们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可以看出,孩子们学得是快乐的、生动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中,练就一双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勇于思考的大脑,从而,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