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2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3.?能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送声音礼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听得到,同学们仔细听,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播放声音)?
2、引出课题并板书。刚才的声音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对,它就是大自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导入新课。大自然里有许多音乐家和歌手,今天这些音乐家和歌手们邀请我们去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同学们想去吗?好,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会。?
二、解决字词,揭示段落中心句,学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课件出示: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2、开火车读词语:要想参加音乐会,先过词语关,有一些可爱的小伙伴乘着叶子向我们走来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美妙??演奏??呢喃细语??雄伟??打击乐器??汇聚??淙淙??
潺潺???汹涌澎湃??波澜壮阔??蝈蝈?
提醒多音字“呢”,生组词。?
3、指导生字:孩子们,你们的字音掌握的真扎实,除了这些会认的词语以外,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会写的字,你们来说一说,写这些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指导书写“奏”)?
4、解决问题: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风、水、动物,相机板书)?
5、了解中心句:你能用书中的话来说一说吗?(相机出示中心句)引导学生寻找这几句话都在文中的什么位置(第一句话)?
这几个句子一句话就能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给说清楚,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中心句它把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让我们更加轻松地读懂这段话,一般情况下,段的中心句都在段的开头一句或者结尾一句。?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孩子们,我们找到了每个段落的中心句,还从句子里找到了关键的词语,把这些关键词补充到下面的句子中,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课件出示句子主干,生填空)?
本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的声音、????????的声音和????????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的之情。?
小结:我们根据文章的中心句提炼出关键词语,借助关键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段意合并法”。运用“段落合并法”可以让我们更加容易、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品读感悟?再次走进音乐会。?
板块一:音乐家“风”?
1、教师范读。?“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们听…(播放手风琴变奏曲)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课文,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体会微风和狂风给人不同感受的对比。?
2、微风、狂风对比教学。指导学生感受微风、狂风。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呢喃细语、雄伟等词语。?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微风和狂风。
板块二、音乐家“水”?
1、指名读描写水的这一段。?
2、了解拟声词:“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出现的红色的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对了,它们都是描写声音的词语,我们管这样的词语叫做拟声词。你能不能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呢??
3、体会水的流动:(大屏幕展示: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如果老师把红色的字去掉会有哪些变化呢??
板块三、歌手“动物们”?
1、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模仿动物的声音??
2、走进课文了解动物的声音。同学们真厉害,能模仿出这么多动物的声音,你们都是留心观察生活的人,课文里也有一些动物在歌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和同学共同完成一段话。为课后小练笔做铺垫。?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大自然的声音真的是太美妙了,我们也结束了这场音乐会之旅,让我们也作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感受生活中美妙的声音吧!?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们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音乐厅…”。?
六、板书设计?
??????????风?
大自然的声音????水????美妙?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