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教材第一单元第五课《浮力》的内容。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结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了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难点:通过对比试验,了解船在水中的排开的水量越多,浮力就越大,,船也就能装载越多的货物。
4、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
5、
教学准备
金属球,水槽,针筒,烧杯,量筒,大、小两只碗,垫圈
6、
教学课时
1课时
7、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展示物体沉浮图片。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应该了解这样的现象,木块,小船能浮在水面上,石头,铁钉会沉入水中。我们知道了,这些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水的浮力,那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3、请学生自由讨论,列出有可能的因素(材料、体积、重量……)
(二)新知探究
1、实验(一)
在水槽中同时放入两颗材料相同的金属球。观察现象,同种材料的金属球受到水的浮力有大有小,证明: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材料没有明显的关系。
2、实验(二)
在水槽中放入两个体积相同的针筒。观察现象,相同体积的针筒受到水的浮力有大有小,以此证明: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关系。
3、实验(三)
在水槽中放入两个重量相同的针筒。观察现象,重量针筒受到水的浮力有大有小,以此证明: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重量没有明显的关系。
通过实验排除了学生提出的可能性,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可能的因素。
4、实验(四)
把装满水的水槽放入一个空的不锈钢盆里,在水槽中放入一只小碗,然后往小碗中放垫圈,直到小碗几乎全部浸入水中。把不锈钢盆中小碗排出的水倒入量杯,并记录一下小碗装载的垫圈数。
用一只稍大的碗,重复以上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碗越大,排出的水量越大,能装的垫圈越多。
(三)知识拓展
1、引导学生理解,当物体在水面静止时,浮力=重力。瓷碗就相当于一艘船,船越大,排开的水量也就越大,受到的水的浮力也随之增大,所以能装载的货物也就更多。
2、讨论思考:要是把同样的小碗放入不同的液体中,比如浓盐水里或浓糖水里,小船受到的浮力是否会发生变化?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在愉快的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越大,反之也一样。)
8、
教学反思与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以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最后发现结论,并用结论解释身边的现象。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持续学习的欲望。这次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实验过程中,我采用控制其他因素和对比的方法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知识,避免了其他因素的干扰,让学生能快速地锁定要掌握的知识。
九、板书设计
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装载量(大)
受到水的浮力(大)大
排开的水量(多)
物体
船
装载量(小)
受到水的浮力(小)小
排开的水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