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精美的邮票
·教学目标:
一、了解邮票的发展历史、邮票的组成部分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二、学习邮票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三、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感受邮票的美,喜欢邮票。
·教学重、难点:
1、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邮票的内容、形式构思新颖,设计精美。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邮集、信封、范例等。
学具:绘图纸、铅笔、彩色笔(水彩笔、油画棒、彩铅)、(剪刀)。
·教学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出个谜语让你们来猜一猜?
(出示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
四边细牙齿,
两地朋友要谈心,
必须请他当差使。
(生纷纷说:邮票)
(课件展示:邮票图案)
2、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精美的邮票”。
(课件展示
:精美的邮票)
二、讲授新课:
1、邮票的作用:
(1)、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信件来传递信息。(师出示一封没贴邮票的信),问:我这封信能寄出去吗?为什么?
(2)、请同学们说说:邮票它有什么作用?
(出示课件:邮票的作用)学生朗读。
2、邮票的诞生和发展:
(1)、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
不再是收信人,而是发件人付费。
(2)、(出示课件: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师:1836年夏天,英国教师罗兰·希尔先生住在伦敦郊外的一个村庄避暑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一位姑娘因为贫穷付不起邮费而无法收取亲人的信件。因此事,他向政府建议发行价格便宜的邮票,得到政府的采纳并将这种邮票命名为“黑便士”,价格只有一便士,罗兰·希尔也因此被誉为“邮票之父”。邮票诞生后不久,其他国家也开始跟着使用起邮票来。一战前夕,邮票应用达到高峰。(出示课件:中国第一枚邮票)最近的十几年,很多国家都发行了形式多样的邮票,邮票的内容变得多元化。
3、邮票的结构和特点: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邮票(出示课件),在欣赏过程中思考:
(1)邮票有些什么形状?
学生归纳,教师讲解:由于矩形和三角形有节省原料的优点,所以成为使用最多的票形。有些形状如圆形、菱形、心形以及包括水果等各种事物的形状,会浪费原料,所以发行量较少。
(2)邮票上都有哪些基本要素?
引导学生观察。(边缘齿孔:呈半圆形等距排列;面值:由数字和货币单位组成;文字:包括发行国家、发行时间等;图案:可以是人物、动物、故事、风景、科技、体育等内容。)
(3)邮票设计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汇报。
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性。(出示课件:邮票的结构和特点)
4、邮票的种类:
邮票自其诞生之日起,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用途
,主要可分为: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和普通邮票等。(出示课件:邮票的种类)
师讲解:纪念邮票多为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名人而发行的邮票。特种邮票则多为宣传某些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如科技、文化、建设等)此外,山川、风景、人物风俗、花草树木、动物、名画雕刻、歌舞戏剧、体育活动等等都可作邮票画面上的内容,所以邮票也是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者。(出示课件:邮票的不同类型图片)
三、欣赏尝试,创作阶段:
1、欣赏老师带的邮票,讲解邮票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出示课件:邮票设计的步骤)
(1)确定邮票票型。(是什么形状的?竖放还是横放?)
(2)用铅笔画出票面图案、齿孔。(图案可以自己设计,齿孔呈半圆形等距排列)
(3)确定面值、文字的位置和大小。(面值
如20分、30分、50分、60分、80分、120分等;国名是“中国邮政”加英文“CHINA”,注意要用艺术字体,如黑体、书法体、美术体。)
(4)用画笔勾线涂色。(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
2、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展示):
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文字要精心设计,写艺术字,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3、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发现基本要素安排有遗漏的及时提醒。
四、展示评价:
1、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全班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为什么设计它?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
五、教师总结、拓展:
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邮票除绘画外,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出示范例)课后,同学们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美的邮票,还可以像老师一样收集邮票,集成邮册。(教师出示集邮册)下课。
六、板书设计:
精美的邮票
(1)确定邮票票型
(2)用铅笔画出票面图案、齿孔
(3)确定面值、文字的位置和大小
(4)用画笔勾线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