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学习指导
[重点难点]
重点:1.明确细胞膜运输物质的方式及其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并能区别不同的跨膜方式。
3.通过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活动,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其发生的条件。理解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系统的构成。
难点:1.区别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并理解其重要意义。
2.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
[方法指导]
在运用细胞膜物质运输功能的相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时,我们应该准确把握以下思维过程和具体内容:
(1)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理解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
去水分,而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的伸缩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相分离而造成的。动
物细胞因为没有细胞壁,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失水后动物细胞皱缩,过度吸水则会胀破。
(2)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二者缺一不可。
(3)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单纯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在转运方向及所需条
件的异同,并了解常见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同时,通过学习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方式,理
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能按照自身生命活动的要求从环境中选择吸收所需要的
物质,体现出细胞生命的能动性。
(4)了解膜泡运输的方式,注意与跨膜运输的比较。
(5)从细胞膜物质运输方式来理解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能让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小分子也能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则不能通过。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磷脂双分子层对某些物质 的不透性;二是运输物质的载体具有专一性。
二、典型例题
【例1】物质进出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的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两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两种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B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 ,B是 。
(2)上述2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 为什么?
【解析】识图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不同;B图中的曲线的一段在细胞外浓度(虚线)之上,说明细胞内浓度超过细胞外浓度。由图可知,A方式随细胞外浓度的升高,物质向细胞内的运输速度不断加快,且浓度越高,运输速度越快。说明其运输速度是由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决定的,可以判断为单纯扩散;B方式细胞内的物质浓度可以超过细胞外,即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为主动运输。
【答案】(1)单纯扩散主动运输(2)B因为主动运输可以由低浓度移向高浓度
一侧,需要呼吸作用为其提供能量。加入呼吸抑制剂后,呼吸作用减弱或不能进行,主动运输会因缺少能量而不能进行,曲线就会发生改变。
【例2】将人体血液置于9%的食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
以发现血细胞呈现( )。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 C.细胞膜破裂 D.细胞皱缩
【解析】渗透作用的条件是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对于细胞来说,具备这
两个条件,就会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人体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等于0.9%,置于9%的食盐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作用失水,人体细胞无细胞壁,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所以会失水皱缩。
【答案】D
【例3】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取两圆柱体块P和Q,p放在蒸馏水中,Q放在与马铃薯
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1小时后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
A.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 . B.P不合适,Q也不合适
c.P精确地合适,Q也精确地合适D.P精确地合适,但Q不精确地合适
【解析】该题难度不大,但易错在对题型的认识和把握上。P放在蒸馏水中,由于外
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p的细胞就会吸水膨胀,体积增大,所以不能刚好放入
原来的孔中;Q放在与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即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Q的
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体积不变,所以能正好放入原来的孔。
【答案】A
高考直通车
有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考点之一
1.(2003年全国高考题)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酒精进人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解析】看到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单纯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
输,其中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叫渗透作用,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物质分子从高
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都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需要有载体协助完成;主动运输是无机盐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选项中A、D属于渗透作用,B属于单纯扩散,c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C
2.(2003年广东省高考题)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
A.液泡膜内外有浓度差
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人细胞
【解析】读过题目,我们首先要考虑到一个典型的渗透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这两个条件最主要的是要有半透膜。对于一
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来说,其原生质层即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因具有选
择透过性,所以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液泡内的溶液即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当它和周围
溶液有浓度差时,即可发生渗透作用。
【答案】B
3.(2002年上海市高考题)下图为物质出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分子;D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图中的编号是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对它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B.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
c.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流动性
2.主动运输与协助扩散的相同点是( )。
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 B.需要载体协助
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葡萄糖的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Ca2+的浓度
4.浸入1mol KN0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A.主动运输和单纯扩散 B.单纯扩散和主动运输
C.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单纯扩散、主动运输、单纯扩散
5.下列除哪一项外,其余各项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加以鉴定(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