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期末统考 语文(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期末统考 语文(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5 21:11:41

文档简介

益阳市2019年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统考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本试题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
3.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根脉。被称为“绝学”的甲骨文与甲骨学,内容丰富,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
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古代信仰之
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的素材
②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古典文献遗产,其时代属于商王朝后期。甲骨文出自
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特殊人群之手,包括商王、贵妇、王室成员、卜官、贵族、各方巫师
地方要员等。这些人群以特有的占卜文例形式(通称甲骨卜辞)或记事文例形式(通称记
事刻辞),在龟甲兽骨上写刻下他们的日常生活事象,记下了真实存在的商王室谱系,记下
了大量的神名、人名,揭示出王位继承法与婚姻亲隔制的特点,王事与臣属活动的政治景
邛观,重大事件中的人物思想情感表现,商王与诸侯方国的关系,官僚机构与职官的职掌
州社会生活中权贵与平民、奴仆的阶级结构,经济产业的管理者与手工业劳动者的等级关系,
不同族群的宗教意识观念,军事战争中的武官、军队组织、武器装备和攻防行事,丧葬祭
祀中人殉人祭者的身份、社会地位及其与墓主的关系等,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
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填补了史书的缺载
③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源
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史
料。120年来,经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其中的历史文化奧秘逐渐揭开,甲骨学也成为
门举世矚目的国际性显学
④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学
研究领城,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甲骨文
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特别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录集与大型甲骨文献集成、各种完备
工具书的相继问世,无不为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积聚起相当的能量。
⑤相比于过去,如今的甲骨文研究有很多有利条件。近些年来,出土的战国文字较多
特别是许多地下简帛文献的再发现,如清华简、上博简、郭店简、包山简等。简文保留了
很多古老字体的写法和用法,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找出其字形变化的源与流,比以往考释
甲骨文强调形、音、意分析增加了更多的可参照素材。
⑥同时也应看到,当今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也面临不少问题,如项目设置重复,选题
碎片化,一些研究自说自话,等等。因此,在制定甲骨文保护研究的发展规划时应有以下
几方面导向和訢的拓展领域:加强对甲骨文的敬畏之心,杜绝伪造乱用甲骨文字的不良风
。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与方法,完善甲骨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造就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从国家层面全面推动甲骨文的专业整理与科学研究,推
进甲骨文的知识展示与文创利用。加强顶层规划,重视文理结合,加快甲骨文大数据公共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
益阳市2019年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统考
高二语文答案
1.(3分)A(少了限定词“中国”,范围扩大)
2.(3分)D(从题目可知,是甲骨文研究要“继往开来”;从最后一段可知,“甲骨文研究
迎来了新机遇”。“面临的问题”不是文章要得出的结论。)
3.(3分)C(A.“完整地展现”不太符合史实与事实。B.“决定性作用”过于武断,而且
个是甲骨学研究内容,一个是甲骨文研究内容。D.乱用条件关系)
4.(3分)B(应该是“利用数学原理而非第三方”
(3分)C(A.“彻底解决”绝对化。B.“已不再重要”不合事实。D.“已取得了国际
竟争的先发优势”与材料观点不符)
6.(6分)答案示例:(1)政策导向好,将发展区块链定为国家战略。
(2)落地实用能力强。人民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在行动;民间的力量也在积极参与
(3)技术条件成熟。中国正接近摩尔定律上限,算力有充足保障
(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结合材料分析1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如“政
府的态度积极而又理性”亦可)
7.(3分)D(从全文看,应该是周天庆的两个孩子都得益于良好的家教)
8.(6分)答案示例:(1)有原则,讲规矩。儿子三节两寿必须回来:过了春节,出门打拼
打发小孩零钱等。(2)勤俭持家。“养儿粗茶淡饭就行”,嫌出去吃饭“破费还不热闹”
(3)挚爱亲人。年年动手扎小灯笼:对子女要求严格。(每点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
可酌情给分)
9.(6分)答案示例:(1)“春条”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春节
(2)“春条”是主人公名字,春条又称天庆,交代了写作对象
(3)“春条”是线索,贯穿全文
(4)“春条”暗示主题,“撕了门前纸,各自谋生活”,表现了主人公对传统规矩的守护
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每点2分,答对三个给满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3分)B(“兵法戎机”是并列短语做主语,另起话题,所以不能断开,排除AC:“从
兄悰更历将相”与“而己困踬不振”形成对比,故选B)
11.(3分)C(主管科举考试的应该是礼部)
12.(3分)C(称赞杜牧为“王佐才也”的人是太学博士吴武陵)
13.(9分)(1)(4分)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
石子,随便丢弃,遍地都是。(“鼎”“玉”“金”“珠”活用2分,“弃掷逦迤”2分)
(2)(5分)(杜牧)历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凭借考功郎中的身份掌管起草诏令,后
来升迁为中书舍人。(“历”“以”“知制诰”“迁”各1分,句意正确1分)
14.(3分)答案示例:(1)十几个文士,扬眉抵掌,共读《阿房宫赋》:崔郾听后也是赞不
绝口。(2)太学博士吴武陵极力举荐杜牧,“请公与状头”,“辞容激厉”。(3)“识者
以拟杜甫”,与诗圣杜甫齐名。(每点1分)
15.(3分)B(“可见诗人向往自然,厌恶官场”太主观牵强,应该是表现了诗人的潇洒
之情)
16.(6分)答案示例:颔联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萧瑟凄凉的画面,营造了衰颓、凝重的氛
围。(2分)雨后残莺慵懒、无心啼叫,春日无风、落絮漫地,仿佛凝滞不动,一切有如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