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基础达标+强化训练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基础达标+强化训练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6 08:45:27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教材感知
要点1 1.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科学研究 (4)电气时代 2. (1)电力 (2)法拉第 (3)白炽灯泡 火力发电站
要点2 1. (1)奥托 (2)戴姆勒 2. (1)发动机 3. (1)本茨 (2)福特 (3)飞机
要点3 1. 内燃机 2. (2)诺贝尔 无烟炸药 (3)海厄特 塑料工业 (4)人造纤维 3. (1)生产力 (2)垄断组织 自由资本主义 (3)对外扩张
命题解析 基础达标
1. C 2. D 3. B 4. B 5. D 6. B 7. C 8. A
强化训练 巩固提升
9. D 10. D 11. B
12. 答:(1)斯蒂芬森。蒸汽机。
(2)本茨。内燃机。
(3)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或莱特兄弟)。
(4)“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 答:(1)诺贝尔。
(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3)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生产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教材感知
要点1 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开始。
(2)背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3)特点: 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社会特征:人类社会进入了“ ”。
2.电的应用
(1)电力: 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爱迪生的发明:发明了耐用的 、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 。
(4)其他发明: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要点2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发明
(1)1876年,德国人 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 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2.内燃机发明的作用
(1)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 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2)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新的交通工具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2)1913年,美国的 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3)1903年,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研制的 试飞成功。
要点3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化学工业兴起的原因: 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2.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重要发明
(1)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成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2)1867年,瑞典化学家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 。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3)1869年,美国人 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 由此诞生。
(4)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 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 ,资本主义由 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 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命题解析 基础达标
命题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命题点2 电的应用
2.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的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火车时代”的到来 B.“汽车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3.19世纪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一时代的新发明是(  )
A. 珍妮纺纱机 B. 电话机
C. 蒸汽机车 D. 生物基因技术
命题点3 内燃机
4. 据相关资料统计,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生产的汽车每年只有几千辆,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年产量已猛增到50万辆以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动机的创制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C.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D.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
命题点4 新的交通工具
5. 亨利·福特至今仍被美国公众奉为“最伟大的企业家”。20世纪初,他的一项创举成为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这项创举是指(  )
A.工厂中采用蒸汽动力 B.建立工厂和工厂制度
C.成功研制第一辆汽车 D.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6.当今社会,私家车越来越多,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感谢汽车的发明人(  )
A.莱特兄弟 B.本茨 C.法拉第 D.爱迪生
命题点5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7.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B.诺贝尔——无烟炸药
C.海厄特——人造纤维 D.瓦特——改良蒸汽机
命题点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8. 如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情况。产生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年)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百万吨)
3.2
295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力学体系的建立 D.罗斯福新政
强化训练 巩固提升
9. 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面貌。下列现象不属于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是(  )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C.“电气时代”到来 D.工厂替代了手工工场
10. 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设计生产了一种新交通工具(见图)。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
A.使用蒸汽机 B.使用电动机
C.使用发电机 D.使用内燃机
11. 对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说法正确的有(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美国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被广泛应用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有火车、飞机等新发明问世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火车是由谁发明的?其动力装置是什么?
(2)汽车的发明者是谁?其动力装置是什么?
(3)飞机的发明者是谁?
(4)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新时代,请问这两个“时代”分别指什么?
(5)两次工业革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 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 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
——摘自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
片段三 影响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1)从火药到炸药,反映了人类科技的进步。现代炸药的发明者是谁?
(2)根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