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11 (2课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11 (2课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6 19: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语文六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正因为有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怕牺牲自己的精神,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换来了幸福的今天。我们国家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我们每一代人也不会忘记他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革命烈士李大钊。
李大钊

二、时代背景
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北洋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产党人。1927年4月6日早晨,李大钊被捕。这篇课文是按照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之后的顺序写的,分为四个层次。
生字















zhí

dèng
xuē
chǒu

kěn
jùn
bǎng
hēng
xíng


páo


重点讲解





伐 阀 筏
砍( ) ( )木 竹( )
军( ) 财( ) 皮( )






同音字组词训练:




衤:
跟( )有关
衣服
字义:直腰身、过膝的中式外衣。一般有衬里。是中国传统服装——汉服的重要品种,男女皆可穿用。


词语
埋头
含糊
军阀
避免
局势
僻静
魔鬼
苦刑
严峻
安定
法庭
拘留
匪徒
残暴
执行
会意
占据
过度

三、朗读课文
1.“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读的时候语速要慢,可这样停顿: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读一读
2.“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
读的时候语速要快,记住先是宪兵,再是侦探,再是警察。服装有变化。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分段学习
给课文划分层次
1.被捕以前:
2.被捕经过:
3.在法庭上:
4.被害以后:
(1-7自然段)
(8-18自然段)
(19-29自然段)
(30-33自然段)

被捕以前
①“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②“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可以体会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为革命事业奔忙)
(“埋头”指工作很专心,可以看出李大钊在家里也在紧张地工作,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他害怕党的机密文件落入敌人之手。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的品格。)
③“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想一想
(1)“被难日”指什么意思?
(2)为什么平时慈祥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作者奇怪地问父亲为什么把书和有字的纸片烧掉时,平时对儿女总是那样“慈祥”“耐心”的李大钊,竟然“含糊”地回答作者的问题,这件事突出地说明李大钊在这一阶段中工作紧张的程度)
(指李大钊被敌人杀害的日子。)
(3)工友阎振三的被捕为什么让作者一家替他着急呢?
(“阎振三”是我们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他被捕预示着敌人正在疯狂地镇压革命,共产党人的处境非常危险)
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的话,这里写了几层意思?表现了李大钊的什么精神?
(1)“我哪能离开呢?”这个反问句说明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现了他对党的忠诚。

(2)“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他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舍身为党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写了两层意思:

被捕经过
(1)“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指什么?
(2)从“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说明他对敌人早有准备,从容不迫)
(指李大钊被捕的那天,4月6日早晨)
(3)在文中画出描写敌人的词句,你能体会出什么?
“沉重的皮鞋声”和“粗暴的吼声”“一拥而入”“挤满”“像一群魔鬼似的”“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满脸横肉”“冷笑”“搜了一遍”等句子短语可以体会出敌人的凶狠残暴,从反面衬托出李大钊沉着、机智、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也反映出李大钊对敌人的极度蔑视。
这一段是写敌人逮捕李大钊,为什么带来了工友阎振三呢?
实际上敌人是为了从阎振三口中得到李大钊的情况。但是敌人的打算落空了。阎振三同志身受酷刑,可是仍摇头表示不认识李大钊,说明了共产党人忠于组织,不出卖同志的大无畏精神。
“阎振三”在这一段出现,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思考:

在法庭上
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坚定、沉着、毫不畏惧的表现。
这一层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分析重点句:
1.这句话中伟大的力量指什么?
2.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
(指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①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李大钊的外貌上可以看出李大钊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几天头发就乱蓬蓬的,可见敌人多么凶狠毒辣。但李大钊的神情仍旧平静而慈祥,说明他不畏惧敌人,不怕牺牲,对革命事业必胜有坚定的信念。
比较三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②我看到了他那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③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脸。

被害以后
(全家人得知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心情无比悲痛)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内容上首尾连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清楚;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和沉痛的心情。

二、课堂练习
②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
①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李大钊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2.课文围绕李大钊讲了哪几件事情?
讲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紧张时,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出的坚定沉着的意志;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3.李大钊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三、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下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相互分享交流。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