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语海畅游(40分)
1、听读一段话,写出主要意思。(5分)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 ) ( ) ( ) ( )
( ) (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3分)
咒( ) 贪( ) 仗( )
骂( ) 贫( ) 杖( )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其中要有一个表示数字的字。(4分)
七手( ) 三丢( ) 十拿( ) 五湖( )
( )火急 ( )过海 ( )八达 流芳( )
5、在写作中,通过对描写对象的动作、神态、心理的准确描写,能使
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请你给下面的人物加上合适的动作、神态或心理
描写,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12分)
(1)妈妈( )对我说:“我们家分了新房子啦!”
(2)我( )洗衣服。
(3)我望着桂林的山水,心里不禁想到:( )
(4)拿着99分的试卷,我( )地回了家。
(5)老师( )我的额头,( )说:“你感冒了?”
(6)“你什么意思?想打架啊?”方林( )地说。
6、给错乱的句子标上序号,组成一段完整通顺的话。(5分)
( )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经过16天的艰苦寻找,他终于发现了这样一株水稻。
( )为了实施这套人工杂交水稻的方案,首先要找到合适杂交的水稻品种。
( )袁隆平为了实现粮食增产的理想,决定去攻克一道世界难题。
( )他背着水壶,带上干粮,头顶烈日脚踩污泥,一头扎进了茫茫稻海之中。
7、用“……也许……也许……也许”写一句话。(3分)
二、阅读平台。(25分)
(一)他要感谢那只(12分)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车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民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地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达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那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得了重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老师的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是既有物质上的给予,又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
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5分)
2、第7自然段中说:“可老师的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5分)
3、读了文章,你懂得了什么?(4分)
(二)父亲·拖鞋(13分)
儿时的我很贪玩,一天到晚打闹嬉戏在外,只有母亲大呼小叫地喊着我名字的时候,我才扭头往家跑。每逢此时,父亲总是把眼一瞪,顺手抓起床底的拖鞋,我的心抖了个不停。两眼滴滴地楸着父亲手中的拖鞋。拌着父亲脸上抽搐的肌肉和胸中上下起伏的怒火,眼看拖鞋在空中周旋,又缓缓下落,最终落地,我心里一阅,这顿揍又免。
一次,我把邻居家的小胖推进了泥坑里,衣服沾满了污泥,小胖见衣服脏了:“哇——”地哭了起来。我满怀胜利的喜悦,偷偷地回家。父亲凭他以往的经验判定我又闯祸了,他二话没说,那只大手里的拖鞋再次腾空而起,我心存侥幸,想:这拖鞋肯定会落地的。揪着那熟悉的拖鞋,望着空中熟悉的动作,但瞬间,却落在我的屁股上。
几年过去了,个头长高,依母亲的话说。懂事多了。每逢做了错事或良心不安回家时,父亲的那只拖鞋再也不会落在屁股上,但眼睛也总免不了去看看那双不知在自己屁股上“摸索”过多少次的拖鞋。此时想起父亲抡起拖鞋的大手,想起那欲张又合的嘴,细细琢磨父亲欲言又止的话……于是,决定以后要好好地做人。
如今,父亲老了。艰辛的生活已把他折磨得衰老了许多,脸更黑了,皱纹更深了,腰更弯了,身体更瘦了……每当看到宿舍里的那双拖鞋,父亲的身影就自然会定格在我眼前,我不禁潸然泪下。
今天是父亲的生日,我买了一双拖鞋寄给远方的父亲,想对父亲说一声:“爸,生日快乐!儿会记住您的教训,儿会用一生的正直来报答您的。”
1、写出一句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琢磨( ) 衰老( ) 喜悦( ) 艰辛( )
3、文中第一、二自然段中两次“挨打”的情况为什么不同?(4分)
4、此时想起父亲抡起拖鞋的大手,想起那欲张又合的嘴,细细琢磨父亲欲言又止的话……于是,决定以后要好好地做人。“欲张又合”“欲言又止”父亲想对我说什么呢?为什么又不说了呢?(4分)
三、能说会道。(4分)
四、笔下生辉。(30分)
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yǔ zhòu yí hàn chǐ xiào nián gāo
biān fú tān chán xiōng táng zhòu y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