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16 17:5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
B.根据F=k,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
C.若点电荷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则q1对q2的静电力大于q2对q1的静电力
D.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3分)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  )
A.若在A点换上﹣q,A点的场强方向发生改变
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
C.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方向、有无均无关
D.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
3.(3分)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B.因为B点没有电场线,所以电荷在B点不受到电场力作用
C.同一点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比放在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小
D.正电荷放在A点由静止释放,电场线就是它的运动轨迹
4.(3分)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带上﹣3Q和+5Q的电荷后,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1.现用绝缘工具使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再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2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2.则F1与F2之比为(  )
A.2:1 B.4:1 C.16:1 D.60:1
5.(3分)如图所示,质量、电量分别为m1、m2、q1、q2的两球,用绝缘丝线悬于同一点,静止后它们恰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则下面可能正确的是(  )

A.若m1=m2,q1<q2,则α<β B.若m1=m2,q1<q2,则α>β
C.若m1>m2,q1=q2,则α>β D.若m1>m2,q1<q2,则α<β
6.(3分)有一个内电阻为4.4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V,60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V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
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 W
B.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 W
C.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 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 W
7.(3分)位于A、B处的两个带不等量负电荷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静电力做负功
B.a点和b点的电势不相同
C.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场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
8.(3分)如图所示,L1和L2是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变压比为1000:1,乙是电流互感器.变流比为100:1,并且知道电压表示数为220V,电流表示数为10A,则输电线的输送功率为(  )

A.2.2×108 W B.2.2×105 W C.2.2×103 W D.2.2×104 W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9.(4分)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
C.安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D.楞次通过线圈实验首次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
10.(4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容易表现出波动性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这些氢原子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若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3.86eV
11.(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感L的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D为理想二极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当S闭合时,L1立即变亮,L2逐渐变亮
B.当S闭合时,L1一直不亮,L2逐渐变亮
C.当S断开时,L1立即熄灭,L2也立即熄灭
D.当S断开时,L1突然变亮,然后逐渐变暗至熄灭
12.(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通电直导线的正下方,有一半圆形光滑弧形轨道,一导体圆环自轨道右侧的P点无初速度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圆环中将有感应电流产
B.圆环能滑到轨道左侧与P点等高处
C.圆环最终停到轨道最低点
D.圆环将会在轨道上永远滑动下去
13.(4分)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的正方形为其边界。一细束由两种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从O点入射。这两种粒子带同种电荷,它们的电荷量、质量均不同,但其比荷相同,且都包含不同速率的粒子。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同
B.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粒子,其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
14.(4分)如图,M、N是在真空中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板间有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由小孔进入电场,当M、N间电压为U时,粒子刚好能到达N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能到达M、N两板间距的处返回,则下述措施能满足要求的是(  )

A.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
B.使M、N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2倍
C.使M、N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
D.使初速度和M、N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5.(8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大约为1.0Ω)
B.电流表A1(满偏电流2mA、内阻R A1=20Ω)
C.电流表A2(0~0.6A、内阻约0.1Ω)
D.滑动变阻器R1(0~10Ω、2A)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
F.定值电阻R3=980Ω
G.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方便且能较精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R1”或“R2”)
(2)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电路图,其中最合理是   

(3)四位同学讨论后,根据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正确操作,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6.(8分)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为4Ω,额定电流约0.5A);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
A2(量程3A,内阻约0.05Ω);
电源:E1(电动势3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12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   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   ,电源应选   (均填器材代号)
(3)选择图2电路图   。(选择甲或者乙图)
四、计算题(36分)
17.(1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θ角,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电场强度E
(2)若在某时刻将细线突然剪断,求:经过t时间小球的速度v。

18.(18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50V,内阻r=1Ω,R1=3Ω,R2=6Ω.间距d=0.2m的两平行金属板M、N水平放置,闭合开关S,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板间竖直放置一根长也为d的光滑绝缘细杆AB,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质量为m=0.01kg、带电量大小为q=1×10﹣3C(可视为点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小球恰能静止在A处;然后再闭合K,待电场重新稳定后释放小球p.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的电性质和恰能静止时两极板间的电压;
(2)小球恰能静止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3)小球p到达杆的中点O时的速度。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24分)
1.【解答】解: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并不是体积很小的球体,故A错误。
B、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于0时,两带电体已不能看出点电荷了,该公式F=k,不适用了,故电场力并不是趋于无穷大,故B错误。
C、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无论点电荷q1的电荷量与q2的电荷量大小如何,q1对 q2的电场力大小上总等于q2对 q1电场力。故C错误。
D、根据带电本质可知,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不是连续变化的,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电场强度E=是通过比值定义法得出的,其大小及方向与试探电荷无关;故放入任何电荷时电场强度的方向、大小均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A、电场线越密代表电场越强,故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故A正确。
B、电场线的疏密代表电场的强弱,故在任意两条电场线之间虽没有电场线,但仍有电场,故B错误。
C、由于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故同一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故C错误。
D、电场线并不存在,是虚拟的,是人为引入的,而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实际存在的,故电场线不是电荷的运动轨迹。故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开始时由库仑定律得:F=k r=a …①
现用绝缘工具使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各自带电为Q,
因此此时:F1=k…②
由①②得:F1=F,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设左边球为A,右边球为B,则对A、B球受力分析,
根据共点力平衡和几何关系得:
设T为绳的拉力,m1g=Tcosα,m2g=Tcosβ
由于 F1=F2,即Tsinα=Tsinβ
若m1<m2.则有α>β;若m1>m2.则有α<β
根据题意无法知道带电量q1、q2 的关系。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解答】解:A、由于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动机的电压为220﹣110=110V,
由于电解槽和灯泡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所以I==A,
所以电解槽的输入功率为P=UI=110×=60W,所以A错误。
B、电解槽消耗的总功率等于电解槽的输入功率为P=UI=110×=60W,所以B正确。
C、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P热=I2r=( )2×4.4=1.3W,所以C错误。
D、电路消耗总功率为为:P总=220V×A=120W,所以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A、正电荷从c点移到d,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电场力做负功,故A正确;
B、由图可知,a点和b点位于同一条等势面上,所以电势相同,故B错误;
C、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C错误;
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已知变压比为1 000:1,电压表示数为220V,故传输电压为:U=220V×1000=2.2×105V;
已知变流比为100:1,电流表示数为10A,故传输电流为:I=10A×100=1000A;
故电功率为:P=UI=2.2×105V×1000A=2.2×108W;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9.【解答】解:A、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的。故A正确。
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用电场线形象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故B正确。
C、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故C错误;
D、法拉第通过线圈实验首次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B。
10.【解答】解:A、核外电子从高能级n向低能级m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E=En﹣Em=hγ,
故能级差越大,光子的能量也越大,即光子的频率越大,
根据γ=可知频率越大,波长越小,
又波长越大,越易发生明显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由图可知当核外电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能级差最小,所以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大,故最易发生衍射现象,故A错误;
B、当电子从n=4向低能级跃迁时,跃迁的种类有4→3,4→2,4→1,3→2,3→1,2→1.即可以辐射光的种类为=6种,故B正确;
C、电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E=E3﹣E2=﹣1.51eV﹣(﹣3.4)eV=1.89eV,
而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E=E4﹣E3=﹣0.85eV﹣(﹣1.51)eV=0.66eV<1.89eV;
而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大于等于电子的逸出功,故不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光子的能量为:△E=E2﹣E1=﹣3.4﹣(﹣13.6)=10.2eV大于金属铂的逸出功,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由EK=hv﹣W=10.2eV﹣6.34 eV=3.86eV,故D正确。
故选:BD。
11.【解答】解:AB、闭合开关的瞬间,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无电流通过L1,由于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阻碍,L2灯逐渐亮,故A错误,B正确。
CD、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线圈L产生自感电动势,两灯串联,所以L1突然变亮,然后逐渐变暗至熄灭,L2逐渐暗,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2.【解答】解:A、水平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且离导线越远磁场强度越小,在圆环下落过程中,通过圆环的磁通量变小故有感应电流产生,故A正确;
B、因为圆环在上滑的过程中,有感应电流,对整个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不能上升到左侧与P点等高处,故B错误;
C、整个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小球最终停在最低点,故C正确;
D、由C项分析知,小球会停在最低处,故D错误;
故选:AC。
13.【解答】解:
A、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若它们入射速度方向相同,若粒子从左边边界出去则运动时间相同,虽然轨迹不一样,但圆心角相同。故A错误;
B、在磁场中半径,运动圆弧对应的半径与速率成正比,故B正确;
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θ为转过圆心角),虽圆心角可能相同,但半径可能不同,所以运动轨迹也不同,故C错误;
D、由于它们的周期相同的,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也一定越大。故D正确;
故选:BD。
14.【解答】解:粒子刚好能达到N金属板时,根据动能定理得,﹣qU=0﹣,现在使带电粒子能到达MN板间距的处返回,则电场力做功等于﹣。
A、当初速度,U不变,则有带电粒子动能的变化,故A错误;
B、电压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带电粒子运动到MN板中点时电场力做功,与粒子动能变化相等,故B正确;
C、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则带电粒子运动到MN板中点时电场力做功W=,与粒子动能的变化不等,故C错误;
D、初速度减为原来的,则带电粒子动能变化减为原来的,MN板间电压减为原来的,则运动到MN板间中点电场力做功为原来的,故D正确。
故选:BD。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5.【解答】解:(1)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1.
(2)没有电压表,应该用电流表A1与电阻R3串联组成电压表,电压表测路端电压,
用电流表A2测电路电流,由电路图可知,合理的实验电路图是乙.
(3)由图乙所示实验电路可知,在闭合电路中:E=I1(RA1+R3)+I2r,
I1=﹣I2,
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截距:b=1.46×10﹣3===,
则电源电动势为:E=1.46V;
图象斜率:k====≈0.836,
电源内阻为:r=0.836Ω;
故答案为:(1)R1;(2)乙;(3)1.46;0.836.

16.【解答】解:(1)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读数为:1.5mm+27.5×0.01mm=1.775mm。
(2)待测电阻额定电流约为0.5A,则电流表应选择A1;待测电阻额定电压约为:U=IRX=0.5×4=2V,电源应选择E1。
(3)由题意可知,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阻值,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应选择图甲所示电路图。
故答案为:(1)1.775;(2)A1;E1;(3)甲。
四、计算题(36分)
17.【解答】解:(1)小球受力如图,由于电场力F与场强方向相反,说明小球带负电。
小球的电场力为:F=qE;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Eq=mgtanθ
解得:E=
(2)剪断细线后小球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s时小球的速度为v。小球所受合外力为:F合=,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a=,
由运动学公式得:v=at=,
答:(1)小电场强度为
(2)经过0.5s时小球的速度v为

18.【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上极板为正极板;
因小球静止,故小球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受电场力向上,故小球带负电
由mg=Eq=得
U==20V;
即小球带负电,两板间的电压为20V;
(2)小球恰能静止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x,由电路中电压关系可得:

代入数据求得Rx=8Ω
小球恰能静止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8Ω;
(3)闭合电键K后,设电场稳定时的电压为U′,
由电路电压关系:=
代入数据求得U′=V
由动能定理:mg﹣=;
代入数据求得v=1.05m/s
小球到达中点的速度为1.05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