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一、选择题
1.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
A.脂肪酸 B.氨基酸 C.核苷酸 D.氨基酸和核苷酸
2. 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认为在25摄氏度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分别是( )
催 C D
化 100 A B
效
率 50
(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A.B和D B.B和C C.B和A D.A和C
3.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
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4.下图是人体内某个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图中代表酶的英文字母是( )
5.要破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要用到的物质是( )
A.果胶酶 B.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钙
6.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可解释为( )
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 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7.关于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
B.对环境的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
C.既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D.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反应效果可能很低
8.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 B.防止胃液的消化
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
9.下图纵轴为酶促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含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10.下列关于酶的活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的数量越多,酶的活性越高
B.酶的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霞,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C.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11.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需要始终保持的思想方法是( )
A.设置梯度 B.等量原则 C.单因子变量原则 D.重复性原则
12.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 )
A、脂肪酶 B、蛋白酶 C、淀粉酶 D、氧化酶
13.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特指一种酶 B.是指一类酶的总称
C.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 D.果胶酯酶是果胶酶的一种
14.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 )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15.我国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最主要的是( )
A.碱性蛋白酶 B.碱性脂肪酶 C.酸性蛋白酶 D.酸性脂肪酶
16.固定化细胞技术不包括( )
A.包埋法 B.化学结合化 C.物理法 D.生物法
17.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条件不包括( )
A.温度 B.pH C.表面活性剂 D.水量
18.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正确的是( )
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
B.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
C.水软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
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19.下列关于酶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含有酶的制品,可以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
B.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就是固体的酶制剂
C.酶制剂可以反复使用
D.酶制剂是将某种酶的酶液进行干燥处理后,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和填充剂
20.固定化酶的优点是( )
A.有利于酶的活性 B.有利于产物的纯化
C.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 D.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21.通过酶工程生产的酶制剂中的酶的化学本质是( )
A.蛋白质 B.有机物 C.RNA D.核酸
22. 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只在细胞内起作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D.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23. 下列关于酶的活性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数量越多,酶的活性越高
B.酶的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C.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24.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特指一种酶
B.是指一类酶的总称
C.果胶酯酶是果胶酶的一种
D、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果胶,从而瓦解细胞壁
25. 从环保上讲,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好在哪种元素含量少甚至没有( )
A.N B.P C.Ca D.Mg
26. 下列质地的衣物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
A.化纤类衣物 B.棉麻类衣物 C.皮草类衣物 D.毛类衣物
27. 人类吃食物时,淀粉要被吸收,需要什么酶的催化作用才行 (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纤维素酶
28.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 )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在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29. 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那种方法催化不受限制( )
A.直接使用酶 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
C.使用固定化细胞 D.使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30.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B.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C.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易形成凝胶珠
D.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形成凝胶珠内包埋细胞过少
二、非选择题
31、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 ,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 。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min中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
甲 ,乙 。
(5)图C 表示了 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6)图C中的反应若pH从10降到2的过程中,反应速度将 。
32.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 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摄氏度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有何关系?
(2)pH多大时酶的活性最强
(3)如何根据蛋白块的性质制取实验所需的蛋白块?
(4)提供3种方法使实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5)人体消化道哪一部分能够分泌本实验中的酶?
(6)为确定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如何设计实验?
33.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⑴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⑵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号为1、2号,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操作顺序 项目 烧杯
1 2
①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20mL 20mL
② 2mL
③ 注入蒸馏水
④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10min 10min
⑶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 ,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如果是 ,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二: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⑴在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加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列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 ,并说明理由: 。
⑵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 ,以减少实验误差。
答案:
1—10 DACAA CCBBA 11—20 DAABA DDACA 21—30 BDAAB AAACC
31.
(1)酶的浓度是一定的,当反应物的浓度达到A值后,酶已经饱和,没有更多的酶催化增加的反应物
(2)是该酶的活性最适宜温度
(3)温度超过适宜温度后,高温使酶失活,反应速度快速下降
(4)
甲:反应速度先加快,后快速下降
乙:无反应
(5)B(6)为零
32.
(1)酶活性越强,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
(2)2 (3)如将鸡蛋煮熟,其蛋白部分则因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而凝固
(4)适当提高温度以增加酶的催化活性;提高酶的浓度;将蛋白块切的更小些,以增加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
(5)胃
(6)另取若干试管注入不含酶的等量溶液,调节pH与原实验相同,每支试管中均加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即给原来的每支试管都设计相应的对照实验。
33. 实验一:(2)注入果胶酶溶液;2ml
(3)在相同时间内滤出的果汁体积和果汁的澄清度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相同时间内1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比2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大,澄清度高
实验二:
(1)方法二;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或回答“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
(2)酶和反应物(果胶)充分的接触
www.
w.w.w.k.s.5.u.c.o.m
www.
a
pH
反应速度
反应物浓度
温度(℃)
0 1 2 3 4
10
5
10
5
10
5
0 10 20 30 40 50
0 2 4 6 8 10
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
A
B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