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学期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学期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6 10:1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学期《第29章 投影与视图》2020年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共18小题)
1.下面四幅图是两个物体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2.如图,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4m,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16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   .

3.如图,当太阳光与地面上的树影成45°角时,树影投射在墙上的影高CD等于2米,若树根到墙的距离BC等于8米,则树高AB等于   米.

4.某校九年级科技小组,利用日晷设计原理,设计制造了一台简易的“日晷”,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记录了不同时刻晷针的影长,其中10:00时的影长被墨水污染.
请根据规律,判断10:00时,该晷针的影长是   cm.
时间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影长 10cm 7.5cm 5.5cm ●cm 3cm 2.5cm
5.如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问它们的影子是在   光线下形成的(填“灯光”或“太阳”).

6.如图,小军、小珠之间的距离为2.7m,他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长分别为1.8m,1.5m,已知小军、小珠的身高分别为1.8m,1.5m,则路灯的高为   m.

7.一块直角三角形板ABC,∠ACB=90°,BC=12cm,AC=8cm,测得BC边的中心投影B1C1长为24cm,则A1B1长为   cm.

8.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如图,在一个路口,一辆长为10m的大巴车遇红灯后停在距交通信号灯20m的停止线处,小张驾驶一辆小轿车跟随大巴车行驶.设小张距大巴车尾xm,若大巴车车顶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0.8m,红灯下沿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3.2m,若小张能看到整个红灯,则x的最小值为   .

9.直角坐标系内,身高为1.5米的小强面向y轴站在x轴上的点A(﹣10,0)处,他的前方5米处有一堵墙,已知墙高2米,则站立的小强观察y(y>0)轴时,盲区(视力达不到的地方)范围是   .
10.在①长方体、②球、③圆锥、④圆柱、⑤三棱柱这五种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完全相同的是   (填上序号即可).
11.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各边长均为2,其主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直三棱柱左视图的面积为   .

12.如图,在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中,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则该几何体的三视图的面积之和是   .

13.如右图,是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那么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序号是   (多填或错填得0分,少填酌情给分)


14.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这个几何体最多有m个小正方体组成,最少有n个小正方体组成,m+n=   .

1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的面积为   .

16.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已知△EFG中,EF=8cm,EG=12cm,∠EFG=45°.则AB的长为   cm.

1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正六边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18.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
(1)图中有   块小正方体;
(2)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9.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到教室内,竖直窗框在地面上留下2.1m长的影子如图所示,已知窗框的影子DE到窗下墙脚的距离CE=3.9m,窗口底边离地面的距离BC=1.2m,试求窗口的高度.(即AB的值)

20.如图,是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AB=CD=30m,两楼间的距离AC=30m,现需了解甲楼对乙楼的采光的影响情况.
(1)当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角时,求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精确到0.1m,=1.73);
(2)若要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在乙楼的墙上,此时太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多少度?

21.如图是用10块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
(1)请在空白的方格中画出它的三个视图;
(2)若保持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变,最多还可以再搭   块小正方体.

22.如图是一些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画出它的主视图,左视图.

23.如图是由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单位:mm),计算出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学期《第29章 投影与视图》2020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8小题)
1.下面四幅图是两个物体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C→D→A→B .

【分析】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方向改变的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从早晨到傍晚物体的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影长由长变短,再变长.
【解答】解:根据平行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可知,C,D是上午,A,B是下午,
根据影子的长度可知先后为C→D→A→B.
故答案为:C→D→A→B.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在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注意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联系.
2.如图,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4m,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16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 8m .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易得:Rt△EDC∽Rt△CDF,进而可得=;即DC2=ED?FD,代入数据可得答案.
【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EF,
由题意得:△EFC是直角三角形,∠ECF=90°,
∴∠EDC=∠CDF=90°,
∴∠E+∠ECD=∠ECD+∠DCF=90°,
∴∠E=∠DCF,
∴Rt△EDC∽Rt△CDF,
有=;即DC2=ED?FD,
代入数据可得DC2=64,
DC=8;
故答案为:8m.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通过投影的知识结合三角形的相似,求解高的大小;是平行投影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如图,当太阳光与地面上的树影成45°角时,树影投射在墙上的影高CD等于2米,若树根到墙的距离BC等于8米,则树高AB等于 10 米.

【分析】作DH⊥AB于H,如图,易得四边形BCDH为矩形,则DH=BC=8m,CD=BH=2m,利用平行投影得到∠ADH=45°,则可判断△A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H=DH=8m,然后计算AH+BH即可.
【解答】解:作DH⊥AB于H,如图,则DH=BC=8m,CD=BH=2m,
根据题意得∠ADH=45°,
所以△A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H=DH=8m,
所以AB=AH+BH=8m+2m=10m.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平行投影.
4.某校九年级科技小组,利用日晷设计原理,设计制造了一台简易的“日晷”,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记录了不同时刻晷针的影长,其中10:00时的影长被墨水污染.
请根据规律,判断10:00时,该晷针的影长是 4 cm.
时间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影长 10cm 7.5cm 5.5cm ●cm 3cm 2.5cm
【分析】依题意,晷针的影长在逐渐缩短,且缩小的幅度是有规律的递减,故易求得10:00的影长.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晷针的影长在7:00到12:00之间,逐渐缩短,且每小时间缩小的幅度递减0.5cm;故10:00时,该晷针的影长是5.5﹣1.5=4cm.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结合平行投影特点,根据所给的数据找到规律,再来判断10:00时,该晷针的影长.
5.如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问它们的影子是在 灯光 光线下形成的(填“灯光”或“太阳”).

【分析】可由树的顶点和影子的顶点的连线会相交还是平行,从而确定是中心投影还是平行投影,再由“太阳”和“灯光”的特点确定.
【解答】解:树的顶点和影子的顶点的连线会相交于一点,所以是中心投影,即它们的影子是在灯光光线下形成的.故填:灯光.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可运用投影的知识或直接联系生活实际解答.
6.如图,小军、小珠之间的距离为2.7m,他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长分别为1.8m,1.5m,已知小军、小珠的身高分别为1.8m,1.5m,则路灯的高为 3 m.

【分析】根据CD∥AB∥MN,得到△ABE∽△CDE,△ABF∽△MN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如图,∵CD∥AB∥MN,
∴△ABE∽△CDE,△ABF∽△MNF,
∴,,
即,,
解得:AB=3m.
答:路灯的高为3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投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一块直角三角形板ABC,∠ACB=90°,BC=12cm,AC=8cm,测得BC边的中心投影B1C1长为24cm,则A1B1长为  cm.

【分析】由题意易得△ABC∽△A1B1C1,根据相似比求A1B1即可.
【解答】解:∵∠ACB=90°,BC=12cm,AC=8cm,
∴AB=4,∵△ABC∽△A1B1C1,
∴A1B1:AB=B1C1:BC=2:1,即A1B1=8cm.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中心投影的特点可知在这两组三角形相似,利用其相似比作为相等关系求出所需要的线段.
8.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如图,在一个路口,一辆长为10m的大巴车遇红灯后停在距交通信号灯20m的停止线处,小张驾驶一辆小轿车跟随大巴车行驶.设小张距大巴车尾xm,若大巴车车顶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0.8m,红灯下沿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3.2m,若小张能看到整个红灯,则x的最小值为 10 .

【分析】如图,当红灯下沿,大巴车车顶,小张的眼睛三点共线时,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解:如图,当红灯下沿,大巴车车顶,小张的眼睛三点共线时,

∵CD∥AB,
∴△ECD∽△EAB,
∴=,
∴=,
解得x=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视点、视角和盲区,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9.直角坐标系内,身高为1.5米的小强面向y轴站在x轴上的点A(﹣10,0)处,他的前方5米处有一堵墙,已知墙高2米,则站立的小强观察y(y>0)轴时,盲区(视力达不到的地方)范围是 0<y≤2.5 .
【分析】如图,本题所求的就是OC的值,过D作DF⊥OC于F,交BE于H,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出.
【解答】解:过D作DF⊥OC于F,交BE于H,OF=1.5,BH=0.5,
三角形DBH中,tan∠BDH=BH:DH=0.5:5,
因此三角形CDF中,CF=DF?tan∠BDH=1
因此,OC=OF+CF=1+1.5=2.5.因此盲区的范围在0<y≤2.5.

【点评】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10.在①长方体、②球、③圆锥、④圆柱、⑤三棱柱这五种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完全相同的是 ② (填上序号即可).
【分析】根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判断出各图形的三视图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①长方体主视图是长方形、左视图是长方形、俯视图也是长方形,但是长方形的边长不一样长;
②球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圆;
③圆锥主视图、左视图都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
④圆柱主视图、左视图都是长方形,俯视图是圆;
⑤三棱柱主视图是长方形,中间还有一条竖线;左视图是长方形,俯视图是三角形;
故答案为: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
11.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各边长均为2,其主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直三棱柱左视图的面积为  .

【分析】根据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判断出此直三棱柱的左视图是以侧棱长为长,以等边三角形的高为宽的矩形,再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此直三棱柱左视图是长为2,宽为AB边上的高的矩形,
∵底面各边长均为2,
∴△ABC是等边三角形,AB边上的高为2×=,
∴此直三棱柱左视图的面积=2×=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关键在于判断出左视图的宽是等边三角形的高线.
12.如图,在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中,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则该几何体的三视图的面积之和是 9 .

【分析】根据三视图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主视图是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右边一个小正方形,主视图的面积是4,
俯视图是三个小正方形,俯视图的面积是3,
左视图是下边一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一个小正方形,左视图的面积是2,
几何体的三视图的面积之和是4+3+2=9,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利用三视图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3.如右图,是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那么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序号是 ①②③ (多填或错填得0分,少填酌情给分)


【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用正方体实物搭出图形判定,或者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出每个位置正方体的个数进行计算则可.
【解答】解:综合主视图与左视图,有3行3列.故图形可能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三种视图的综合能力,难度比较大.
14.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这个几何体最多有m个小正方体组成,最少有n个小正方体组成,m+n= 16 .

【分析】这种题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可以想象这样的小立方体搭了左中右三排,但最左排可以为4~6个小正方体,依此求出m、n的值,从而求得m+n的值.
【解答】解:最少需要7块如图(1),最多需要9块如图(2)
故m=9,n=7,则m+n=16.

【点评】本题灵活考查了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以及视图和实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考查了对图形的想象力.
1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的面积为 3cm2 .

【分析】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
【解答】解: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底面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底面三角形的高为cm,三棱柱的高为3cm,所以,其左视图为长方形,长为3cm,宽为cm,面积为3×=3(cm2),
故答案为3cm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三视图是中考经常考查的知识内容,难度不大,但要求对三视图画法规则要熟练掌握,对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要熟悉.
16.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已知△EFG中,EF=8cm,EG=12cm,∠EFG=45°.则AB的长为 4 cm.

【分析】根据三视图的对应情况可得出,△EFG中FG上的高即为AB的长,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解:过点E作EQ⊥FG于点Q,

由题意可得出:EQ=AB,
∵EF=8cm,∠EFG=45°,
∴EQ=AB=×8=4(cm).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已知得出EQ=AB是解题关键.
1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正六边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48+12 .

【分析】观察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发现该几何体为正六棱柱,然后根据提供的尺寸求得其表面积即可.
【解答】解:观察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发现该几何体为正六棱柱,其底面边长为2,高为4,
故其边心距为,
所以其表面积为2×4×6+2××6×2×=48+12,
故答案为:48+1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各部分的尺寸,难度不大.
18.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
(1)图中有 11 块小正方体;
(2)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分析】(1)根据如图所示即可得出图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2)读图可得,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2;俯视图有4列,每行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2,1,1.
【解答】解:(1)根据如图所示即可数出有11块小正方体;
(2)如图所示;左视图,俯视图分别如下图:

故答案为:(1)1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实物体的三视图.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本题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应注意小正方形的数目及位置.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9.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到教室内,竖直窗框在地面上留下2.1m长的影子如图所示,已知窗框的影子DE到窗下墙脚的距离CE=3.9m,窗口底边离地面的距离BC=1.2m,试求窗口的高度.(即AB的值)

【分析】根据阳光是平行光线,即AE∥BD,可得∠AEC=∠BDC;从而得到△AEC∽△BDC,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可得AB的数值,即窗口的高度.
【解答】解:由于阳光是平行光线,即AE∥BD,
所以∠AEC=∠BDC.又因为∠C是公共角,
所以△AEC∽△BDC,从而有.
又AC=AB+BC,DC=EC﹣ED,EC=3.9,ED=2.1,BC=1.2,
于是有,解得AB=1.4(m).
答:窗口的高度为1.4m.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要求学生通过投影的知识结合图形相似的性质巧妙地求解或解直角三角形,是平行投影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如图,是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AB=CD=30m,两楼间的距离AC=30m,现需了解甲楼对乙楼的采光的影响情况.
(1)当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角时,求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精确到0.1m,=1.73);
(2)若要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在乙楼的墙上,此时太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多少度?

【分析】(1)通过投影的知识结合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Rt△BEF,设BF=x,解此直角三角形可得x的值;由此可得EC的数值,即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
(2)要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在乙楼的墙上,易得△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C=30m,容易求得当太阳光与水平线夹角为45°时,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在乙楼的墙上.
【解答】解:(1)如图,延长OB交DC于E,作EF⊥AB,交AB于F,
在Rt△BEF中,
∵EF=AC=30m,∠FEB=30°,
∴BE=2BF.
设BF=x,则BE=2x.
根据勾股定理知BE2=BF2+EF2,
∴(2x)2=x2+302,
∴(负值舍去),
∴x≈17.3(m).
因此,EC=30﹣17.3=12.7(m).

(2)当甲幢楼的影子刚好落在点C处时,△ABC为等腰三角形,
因此,当太阳光与水平线夹角为45°时,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在乙楼的墙上.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要求学生通过投影的知识结合图形相似的性质巧妙地求解或解直角三角形,是平行投影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1.如图是用10块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
(1)请在空白的方格中画出它的三个视图;
(2)若保持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变,最多还可以再搭 3 块小正方体.

【分析】(1)根据物体形状即可画出左视图有三列与以及主视图、俯视图都有三列,进而画出图形;
(2)可在最左侧前端放两个后面再放一个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保持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变,最多还可以再搭3块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由几何体的俯视图及小正方形内的数字,可知主视图的列数与俯视数的列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该列小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左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行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相应行中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
22.如图是一些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画出它的主视图,左视图.

【分析】根据俯视图中每列正方形的个数,再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图形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画几何体的三视图;用到的知识点为:主视图,左视图分别是从物体的正面,左面看得到的图形;看到的正方体的个数为该方向最多的正方体的个数.
23.如图是由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单位:mm),计算出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三视图得到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在分别表示出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后减去上面的长方体与下面的长方体的接触面积即可.
【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得:上面的长方体长4mm,高4mm,宽2mm,
下面的长方体长6mm,宽8mm,高2mm,
∴立体图形的体积是:4×4×2+6×8×2=128(mm3),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4×4×2+4×2×2+4×2+6×2×2+8×2×2+6×8×2﹣4×2=200(mm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以及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根据图形看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