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6 10:19:08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奴才’两个字是怎么写的”等细节,把曹氏的兴衰际遇浓浓地投影在了字里行间。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贾宝玉住的怡红院里焦棠两植,林黛玉住的潇湘馆翠竹成丛“凤
尾森森”,探春住的秋爽斋后廊满植梧棡,妙玉所在的拢翠庵冬日白雪中红梅盛开,包括薛宝
本试卷共18题,共100分,共6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钗所住的蘅芜院不植树木只种各色香草,全都关合着人物的性格命运。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方式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遺产,其中的树遗产也是异常丰富的,如清代纪晓岚给我们留下了诗文,
2.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留下了足以供今天电视剧戏说的趣闻轶事,也留下了一株至今毎春花如瀑布的紫藤,那不仅有
、现代文阅读(20分)
观赏价值,更氤氲出一种雅致格调熏陶着后人。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保护四合院文化,其中也应包含保护四合院树文化的
在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生活》里,我们可以看到如今北京的四合院沦为了拥挤不堪的杂居院的情景,其中有个细节是
栽棵自己的树
张大民不得不把一棵大树包在了自己加盖的小房子里,那些镜头的语意是十分丰富的。如果我
们再不努力保护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树木,那么,再登到景山顶上眺望全城时,将不复有“半城
40多年前,随父母住在机关宿舍大院,那个院落是个典型的四合院,我家所住的厢房
门窗外,有株高大的合欢树
树”的景观,纵使能望见许多新拔起的“楼林”,恐怕心里也不会舒服
个星期天,忽然来了个面生的老头,绕着那合欢树转悠,又抚摩树皮,拣起落在地
现在,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栽一棵自己的树,对于北京人一一也不仅是北京人,各个发展中
上的花,夹在手指缝里,嗅个不停,后来就站在树下发愣。我那时系着红领巾,在院子里
的经济区里,人们的处境大体相同—一基本上是可向往而难以落实的一桩事了。就城市居民而
玩耍,觉得他十分可疑,就过去问他找谁?他说找的就是这棵树,这树是他父亲带着他亲
言,通过纳税,而由有关部门用税款来营造公众共享的绿地,栽种属于大家的树木花草,是社
自栽下的。我立刻跑回屋,向爸爸报告,说外头有个老头,搞反攻倒算呢!爸爸就走拢窗
会发展的新模式。但我以为,让一个人至少和一棵树建立更私密的关系,这一北京胡同四合院
前朝外望,我催爸爸出去轰他,这时,那老头也就拿着一簇花离去了。爸爸对我说,他认

也不光是北京胡同四合院一一在我们民族世代生息的所有地方,其实都有着手植私树传给
出那老头,是国务院参事室的,不熟,但肯定不是坏人,这院子原来是他家故居,对这棵
后人的文化传统。树比人寿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栽一棵自己的树,寄托志向情思,留给
合欢树有感情,忍不住来看望看望,属于人之常情,不必去干涉他
下一代甚至很多代,让他们在树阴下产生严肃的思绪、悠然的诗意,这个传统不能丢弃。
北京的古都风貌,直到50年前,还可以用“半城宫墙半城树”来概括。人们现在仍津
参加公益性的植树造林活动,自然应该积极。倘若有一块自己可以攴配的园地,就该兴致
津乐道胡同四合院文化,不过大多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建筑形态上,对
勃勃地栽棵自己喜欢的树。近年我在远郊有了一间书房,窗外冇块隙地可以种树,妻子帮我栽
同四合院的树文化,似乎重视得还不够。胡同里的遮荫树属于公树,这里暂不讨论。四合
了一棵合欢树,这既是与我童年时光的对接,也意味着我们31年的恩爱应该延续。这树又名马
院里的树木,在过去是属于房主的私树,那些私家树往往是第一代房主亲自挑选树种,并
缨花,我的写作,仍是骑马难下的状态,那就再搖马缨,继续向前。北京市民却又把它称为绒
且其中至少有一棵,是其亲自栽下的。四合院里最常见的树种有槐、榆、杨、柳、松、柏
线花,我更喜欢那昵称里的平民气息,鼓励自己将文字更竭诚地奉献给平凡的族群。但妻子查
桧、枣、梨、杏、毛桃、核桃、柿子、香椿、丁香、海棠等等。四合院里的树木,不仅用
了书,又找出了此树花期的特殊气息可以制怒消忿的依据,她批评我近来脾气暴躁,希望我能
于遮荫、观赏,也不仅是取其花、叶、果食用,往往还同主人形成某种特殊关系,或含有
纪念意义,或表达某种祈愿,或切合主人性格、体现岀某种刻意追求的文化格调
在这树旁调理妤心态情绪,雅意感人,怎能不从?
最近继续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特别注意到曾家的树文化及《红楼梦》里的以树
栽一棵自己的树,实际也就是净化一颗自己的心啊!
喻人、营造诗意的美学特性。曹雪芹曾祖父曹玺在南京任上,亲手在花园种下了一棵楝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后来他祖父曹寅对此树倍加爱惜,还绘图征题,集为四五巨卷,当时的文豪名流,几乎全
A.第二段作者通过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老人与树深厚的感情,“站在树下发愣
都襄与其事。楝树既非名贵树种,其花更不华美,而且结子味极涩苦,曹玺手植、曹寅咏
的细节,说明这棵树牵动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
其用意均在教诲后人勿忘其作为满人的包衣世奴的苦涩身世。《红楼梦》里没写到楝
B.文章不仅呼吁关注保护传承四合院的树文化,而且对城市“楼林”四起的发展状况表
树,说明它并非曹氏的家史,但却又一再通过书里赖嬤嬤向儿孙辈感叹“你吧哪知道那
示深切的担忧,对不能在自己居住的地方裁一棵自己的树表示不满
高一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高一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未央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 B 解析: “深切的担忧”“表示不满”文中没有,“自己居住的地方”,理解有误,故选B。
2. (6分)内容上: ①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②使树与人的特殊关系、深厚感情更真实可感,从而突出文章中心。结构上: ③引出下文对“树文化”的思考(或者,为下文“树文化”的提出做铺垫;④首尾呼应,使童年与现在在时空和感情上对接。(每点2分,答出以上任意三点给6分,其他合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3. (6分) ①寄托志向情思; ②留给后代(熏陶后人),产生思考和诗意; ③传承优秀传统; ④净化心灵。(每点2分,答出以上任意三点给6分,其他合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4. (6分)示例 :松柏,四季常青,景致宜人,不择环境,顽强不屈。(只答树名不给分,理由每点2分,三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要有与树相关的情感或与树的特点相关的精神、品质的概括)
二、(一)5.(2分) D 解析:耻,以……为耻,认为……可耻
6.(2分) D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衒璞而市鼠腊,其可乎?
7.(2分) C 解析:墨翁不是隐士。文中“客闻之曰:‘隐者也’”,是赞颂墨翁有隐士淡泊名利的遗风。
8.(8分) (1) 亲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手背龟裂面色黑黄,形貌奇特古怪,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大的衣服。(“躬”“龟”“危”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2) 再说,我的墨虽然卖不出去,可是看见箱中,黑黝黝的墨锭仍然在,(我)还有什么悲伤呢?(“且”“固”句式“何遽……为?”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9.(2分)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等近义成语均可。
10.(4分) 示例:同意(1分)。作者赞美临财不苟、坚守信条的墨翁,批评以假冒真、以次充好,违反道德的“逐利者”(1分)。表面上看是告诫自己,应该做怎样的人。实际上是借墨翁形象,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认识(1分),借对“逐利者”的批评,揭露当时社会上的类似丑恶现象,以引起治国者注意,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1分)。因此说是一篇警世作品 。(每点1分,共4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其他观点能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
附:参考译文
墨翁是吴槐市集里的人。(他)曾经在荆楚一带游学,一次,遇到有人传授古代造墨方法,于是说:“我如果卖这种墨的话,就可以有足够的钱用来读书,何必(像现在这样)心情急切地四处奔走呢?”回到家,(他)在自家门上写了“造古法墨”几个字。亲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手背龟裂面色黑黄,形貌奇特古怪,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大的衣服。人们望见他,都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他经常研磨数斗墨汁,醉酒后给人写一尺见方的大字,字很壮美。(他)所制墨,订有一定的价钱。报酬不合适,就不卖。所以,别人的店铺里人总是满满的,而他的店铺里人却很稀少。
一位朋友讥讽说:“你的墨做得虽然好,为什么卖不出去?”墨翁说:“唉!我的墨是用很好的材料,做工也非常到位,正因为制作艰难,所以不想卖得太便宜啊。现在那些追逐利益的人,用马马虎虎制作的墨来迎合世俗之心,用低廉的价格来诱惑百姓,(这些墨)看它虽然像黑色的玉,试用它却如土炭一般,我私下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假如我要想效仿他们这种制墨卖墨的行为,那就是对外号称古法制墨,而内里却以现在粗制滥造的墨出售,这就像‘衒璞而市鼠腊’一样有名无实,这样做怎么可以呢?既然(只有)我不能这样做,也就不奇怪粗制滥造的那样人太多了。再说,我的墨虽然卖不出去,可是看见箱中,黑黝黝的墨锭仍然在,(我)还有什么悲伤呢?”于是(他)闭门谢客而作歌道:“守着我的黑玉般的墨以度终身,看见那些卖假墨的人,我(为之羞愧)头上冒汗。”朋友听了后说:“真是一位隐士啊! 我们这辈读圣人书籍,以学古圣人精神为准则,但又不能以高尚品德充满内心,仅仅装饰外表而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难道不感到有愧于这位墨翁吗?”说完,叹息着离去了。
齐人高启听说了墨翁的话,(认为)足以用来警戒自己,于是写下来为他作传。墨翁姓沈,名字叫继孙。但是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只是称他为墨翁。
(二)11.(6分)运用了烘托和比喻的写法,通过秋日斜晖、晴沙拂地等冷清萧瑟的景象烘托出过雁南飞的艰辛(3分),“清坠玉”运用比喻描写了过雁的鸣叫如玉石坠落在地上一样清脆(3分)。(答出一种手法给1分,能作简要分析,给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12.(4分)由过雁的艰辛南飞,联想到征人戍边的艰辛、有家难归的凄苦(2分),流露出诗人对征人的悲悯情怀(2分)。 (每点2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三)13.(5分,每空1分)①泣涕涟涟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 ③对酒当歌 ④举酒属客 ⑤一觞一咏
三、14.(2分)C(迥然不同: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的远,很明显不一样。大相径庭:指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比较对象限于两个(类)。语境有“六张”限定,故选前者。来之不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谈何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常作谓语。第二空所填词语需作定语中心语,语义上前者更适合语境,故选前者。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多指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衰: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或幼年起到成年期之间的精神特征;也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语境对象为“流行语”,且后者第二层语义更适合语境,故选后者。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暂。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语境有“被人遗忘”,故选后者。
15.(2分)C(“只要……就”太绝对,且与“有时候”语境不符,排除B和D;“进而”是递进关系,应先“先入为主”,后“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排除A和D,故选C)
16.(2分)B(根据前文“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推断,“网络语汇(词)汇”扩大范围,表意宽泛,不合语境,排除A和C;“一定会”过于绝对,不合语境,排除C和D,故选B)
17.(4分)(1)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是横亘在鸣凤与觉慧之间的一道高墙;鸣凤的丫环地位与觉慧的少爷地位也是阻隔他们思想、情感交流的一堵墙;当鸣凤决定离开人间时,她与觉慧又产生了死者与生者之间的一堵墙。(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给4分,其他恰当理解可酌情给分)
(2)卡西莫多对副主教弗罗洛,由原先的感恩到认清他丑恶的灵魂,并将他推下钟塔。这声呜咽表现了加西莫多分清善恶之后由爱转恨的复杂情感。而对爱斯梅拉达,这声呜咽则包含着卡西莫多深深的爱和对她死去的悲恸之情。(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35分)
参考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文答题卡
(6分)答
11.(6分)答
总分
条形码粘贴区域
缺考标记(考生棼止填涂)口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案务必书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教师只收答愿卡
3选择题用28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例
选择题(14分,每题2分)
12.(4分)答
、古代诗文阅读(29分)
1[A][B][C][D]5[A][B][C][D]6[A][B][c][D]7[A][B][c]D]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14[A][B][C]D]5[A[B][C][D]6[A][B][C][D]
8.(1)(4分)
现代文阅读(18分)
译文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6分)答
(2)(4分)
(5分,每空1分)
译文
9.(2分)
10.(4分)答
语言文字运用(4分)
17.(4分)选作()(请先在括号内填写

3.(6分)答
题号“1”或“2”)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交
高一语文第1页(共2页)
四、写作(35分)18.题目
∑习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