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月_
_日
星期__
第__周
课
题
28.4-1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
课
型
新授
教
时
1
教
学目
标
1.理解方差、标准差的概念,知道它们是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初步学会利用方差或标准差解释与一组数据波动性有关的实际问题.2.通过探索、讨论、动手计算,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处理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搜集的一组数据,提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
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
难
点
方差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1、问题:某食品厂有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某种100克袋装食品,在试生产时,从这两条流水线分别随机各抽取5袋食品,称出各袋食品的重量(克)分别是:甲:100,101,99,101,99;乙:102,98,101,98,101.(1)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平均数分别是多少克?师: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我们看到用方法二求平均值会更简便.
将数据在图中表示,并回答下列问题.(2)哪一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的重量波动较小?教师引导思考和讨论.问1:观察上图,你认为甲的波动大还是乙的波动大?理由是什么?问2:能否将你的直观感觉用数据分析来表示呢?师:统计学中用“各数减平均数所得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来表示组内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偏差,这个结果成为方差.二、新课讲授:(一)概念2、方差、标准差的概念:
如果一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为,那么这n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为:,它们的平均数叫做这n个数的方差(variance),记作.即………………………………………..
方差的非负平方根叫做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记作s.即………………………………………..小结:1、方差的单位为数据的平方单位,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如未指明要写方差的单位,通常就将它省略.2、方差和标准差反映了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即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从计算公式可知:一组数据越接近于它们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就越小,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小,越稳定,这时平均数就越具有代表性;反之,若方差和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波动越大,越不稳定.3、特别的,当一组数据中所有的数都相等时,方差和标准差才可能为零.(二)例题分析例1:某区要从甲乙两名设计运动远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市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进行了5次射击,甲的成绩(环)为:
9.7,10,9.6,9.8,9.9;乙的平均成绩为9.8环,方差为0.032.据估计,如果成绩达到9.8环就可能夺得金牌,为了夺得金牌,应选谁参加比赛?分析:问1:应选谁参加比赛?选择根据是什么呢?
问2:如何比较谁的成绩好呢?问3:请先计算出甲的平均成绩,并与乙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问4:他们平均成绩相同,再如何比较?板书:解:设甲的成绩的平均数为,则所以,.设甲的成绩的方差为,则因为:,所以甲运动员的成绩较稳定,乙运动员的成绩波动较大.
为了夺得金牌,应选成绩较稳定的甲运动员参加比赛.适时小结: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性越小.例2: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食用部分蛋白质的含量如图所示.(1)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食用部分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数各是多少克?(2)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使用部分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数中,哪一个更具有代表性?请说说判断的理由.分析:问1:请先分别计算平均数?问2:哪一组的平均数更具代表性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解:(2)用分别表示100克鱼和家禽中可使用部分的蛋白质含量的方差,则因为,所以100克鱼中可食用部分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数根据有代表性.适时小结:方差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方差越小,则这组数据的波动就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大.三、练习:P58/1-3补充练习:1、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
,样本的容量是
2、已知某样本的方差是4,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3、已知一个样本1、3、2、x、5,其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4、某中学要从小孙和小凡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市数学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测试中,他们两的成绩如下:小孙:60
75
75
90
100
小凡:70
80
90
80
80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表:姓名平均成绩(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分2)小孙807575190小凡(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若将80分以上(含8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那么小孙和小凡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3)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就很可能获奖,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就很可能获得一等奖,那么你认为应该选派谁参加市数学竞赛比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四、小结: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五、作业:练习册:习题28.4(1)
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探究欲,为后面学习方差做好铺垫.复习平均值的求法.并进一步引发思考,如何确定数据“波动”情况.即对方差公式进行探究.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情感体验,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师生共同完成,学生感受公式的应用与生活的联系方差和标准差的实际应用,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和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利用方差或标准差解释与一组数据波动性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关方差实际应用的问题,还有识图训练的要求.
完成练习谈收获和注意点
板书设计:1.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以及公式2.
例题解题格式
课后反思:
重量(克)
1
2
98
3
4
5
99
100
101
102
乙
甲_
月_
_日
星期__
第__周
课
题
28.4-2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
课
型
新授
教
时
1
教
学目
标
1.进一步理解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知道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标准差之间的关系;3.知道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新数据b,b,…,b的方差、标准差之间的关系;4.进一步解决简单的实际统计问题.
重
点
方差、标准差在实际统计问题中的运用.
难
点
方差、标准差在实际统计问题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1)一组数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2)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4,则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多少?(3)一组数据的方差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什么特性二、新课讲授:(一)概念1.问题:已知一组数据:100,101,99,101,99,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若将上面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加900,得到新数据:1000,1001,999,1001,999,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试比较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是否会发生变化?猜想:一般地,已知一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是,方差为,标准差为s那么一组新数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各是多少?猜想讨论:已知一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是,方差为,标准差为s,如果每个数据都扩大b倍,得到新的一组数据bx1,bx2,
…,bxn,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各是多少?【适时小结】1.已知一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是,方差为,标准差为s,那么一组新数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方差为,标准差为s;2.已知一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是,方差为,标准差为s,如果每个数据都扩大b倍,得到新的一组数据bx1,bx2,
…,bxn,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是b,方差为、标准差为bs.(二)例题分析例3: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各选10名学生参加,各班参赛学生每分钏输入汉字个数的统计如图所示:(1)在下表中填写乙班学生的相关数据;输入汉字的有关统计量众数(个)中位数(个)平均数(个)方差S2甲班学生1351351351.2乙班学生(2)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评价甲乙两班学生的比赛成绩.强调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数值的大小与好坏并没有实际联系,要结合实际问题作出合理的判分析断。三、练习:P61/1-3四、小结: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五、作业:练习册:习题28.4(2)
复习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比较得出某特定两组数据平均数之间、方差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方差的概念学生大胆猜想,科学论证,培养探索、研究问题的学习态度,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视图能力,通过两组数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计算,进一步理解相关概念,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练习谈收获和注意点
板书设计:1.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以及公式2.
例题解题格式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