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实例1:澳大利亚本来并没有兔子。 1859年,24只欧洲野兔从英国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这里的土壤疏松,打洞做窝非常方便。于是,兔子开始了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不到100年,兔子的数量达到6 亿只以上,遍布整个大陆。引进外来物种需理性思考凤眼莲(水葫芦)凤眼莲原产于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我国目前有184万吨.它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 。理想条件下
资源、空间无限自然条件下
资源、空间有限实验室和种群迁入新的环境中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的增长一般自然种群的增长不变变化无有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理想条件的指数增长自然条件的 逻辑斯谛增长环境阻力下自然选择淘汰的个体思考:K值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吗?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后会如何?K K值只代表种群数量的平均值,实际数量总在K值上下波动,波动幅度有大有小。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非周期性波动
随气候变化
影响灰鹭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气候 影响旅鼠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是什么?这种周期性波动现象主要发生在哪种环境?食料植物因旅鼠取食而发生周期性短缺(2)周期性波动
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就称之为周期波动 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猞猁数量和雪兔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食料植物及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之间的数量互动关系 自然界任何生物数量都不可能永远上升,也不可能永远下降,总是围绕着种群的平衡密度上下波动。什么因素使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时下降,又是什么因素使种群数量落回低谷时回升呢?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书本P79-P80找出影响种群数量的调节因素二、种群数量的调节因素(1)外源因素(外部因素):
气候(极端的湿度和温度) 、食物、
病原体、寄生、捕食等
(2)内源因素(内部因素):
领域行为,内分泌调节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行为调节
社群等级、领域性等社群行为可以限制种群数量,合理分配食物和栖息地,使种群密度维持稳定。
内分泌调节
密度增加→压力增大→刺激中枢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生长激素、性激素分泌减少、抗体减少)→出生率下降、死亡率提高→种群数量减少
内源性调节因素概念图种群的数量波动周期性波动非周期性波动类型包括外源性调节因素内源性调节因素调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