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探究实验理念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操作演示实验:a组b组解释:半透膜
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分为过滤性膜和选择透过性膜。d组a组的实验过程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思考以下问题Q1.a组的实验结果如何?
Q2.漏斗中的液面为何会上升?
Q3.漏斗中液面会一直上升吗?
Q4.当液面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是否相等?一、渗透作用:
1.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水分子的运动是双向的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思考以下问题Q5.a、b、d组比较,可得出什么结论?
A5.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要有半透膜。d组Q6.a、c组比较,可得出什么结论?
A6.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浓度差。
Q7.当膜两侧浓度差为0时,水分子有没有运动?有没有发生渗透作用?液面有没有变化?
A7.水分子动态平衡,发生渗透作用,但液面不变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思考以下问题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思考以下问题渗透作用:2.发生条件:
①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渗透作用:
3.原理:半透膜AB溶液浓度A>B,
溶液浓度A<B,水从B向A移动的多;
水从A向B移动的多。练习巩固将甲溶液100ml(0.112g/ml蔗糖溶液)注入容积为200ml的半透膜内,囊口扎紧再浸入0.01g/ml的乙蔗糖溶液中,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蔗糖分子从甲向乙运动
B.渗透作用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C.经过一段时间后,囊内、外蔗糖浓度相等
D.水分子会从乙向甲渗透DQ6.将装置中的漏斗换成细胞,会不会发生渗透作用?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
细胞质基质 外界溶液
细胞质基质 外界溶液
细胞质基质细胞吸水膨胀细胞失水皱缩保持原状态
水分子动态平衡观察现象,思考以下问题Q1.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通过细胞膜吗?
A1.不能。因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Q2.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渗透作用吗?符合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吗?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发生条件:
半透膜:
浓度差:
2.具体情况细胞膜
细胞质基质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Q3.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A3.红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Q4.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会发生什么现象?
A4.失水皱缩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细胞液细胞壁原生质层
(选择透过性)全透性细胞核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Q1.阅读课本P61正文段落,思考,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也是渗透作用,那么它符合渗透作用的具体条件是?2.发生条件
半透膜:
浓度差:原生质层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3.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参考课本P61-P62)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实验(预期实验结果)Q1.选取什么样的植物细胞?
A1.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
Q2.如何加蔗糖溶液?之后如何换成清水?
A2.引流法④实施实验3.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实验
④实施实验
⑤观察结果
⑥得出结论
⑦表达交流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Q1.本实验采用的蔗糖溶液浓度为?过低?过高?
A1.0.3g/ml
Q2.本实验的对照情况如何?
A2.第1次观察与第2次观察形成对照;第2次观察与第3次观察形成对照
Q3.清水中的植物细胞持续膨胀的后果?
A3.并不破裂,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同样符合渗透作用:
发生条件:
①原生质层为半透膜
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间具有浓度差1.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含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
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
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练习巩固B2.右图为某细胞处于某种状态下的图示,对这一图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B.①处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⑥处溶液的浓度?
C.结构④与⑤是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
D.结构②与该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相关B3.浓盐水有除菌防腐作用,其原因是( )
A.食盐水中含有较多的Cl-,使细菌毒素失效
B.食盐水中含养料少,细菌迅速死亡
C.食盐水中无菌类需要的氨基酸,细胞不能产生毒素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死亡D小结:水分子进出动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渗透作用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细胞膜外界溶液与细胞质的浓度差原生质层外界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