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章:DNA的生物合成(6学时)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在子代的生长发育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
从本节进入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学习,这部分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部分,将为学习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课程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机理,并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
授课教师:马雪梅 助课教师:冯娟
教学目的 生物信息传递——DNA复制的机制掌握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的原理。掌握复制子的性质。掌握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涉及的各类物质及DNA复制的机理。掌握DNA复制的真实性如何保证。了解真核生物复制的过程。掌握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的原理。掌握PCR技术的原理。
教学难点 半不连续复制聚合酶催化的双向复制过程。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机理。真核生物DNA的端粒和端粒酶PCR技术的原理。
知识重点 DNA复制的机理PCR技术的原理
时间分配 概述-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1学时)生物DNA复制的机制(3学时)体外DNA复制—PCR技术(2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章节引入 1. 问题引出从生命的特征是“活的”,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内容就是自复制(自我繁殖和自我组织),引出三个问题,引起学生对本章重点内容的关注:子代为什么能真实获得亲代DNA的遗传信息?复制是怎样进行的?如何应用复制原理进行体外基因操作-基因工程?提问:中心法则知识复习: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1958年,F.Crick提出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DNA分子的过程。转录:以某一段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与其序列对应的RNA分子的过程。翻译:以mRNA为模板,根据三联密码规则,合成对应蛋白质的过程。中心法则的补充:逆转录,RNA复制 板书:Central dogmaReplicationReverse TranscriptionTranscriptionTranslation
2. DNA生物合成有两种方式:DNA复制和反转录DNA体内复制:原核、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细菌质粒(环状,双链)、真核细胞器DNA(线粒体、叶绿体)、病毒(双链,环状)。DNA的体外复制:分子克隆(PCR)。
3. 生物体内DNA的合成包括三个方面:以DNA作为模板指导的DNA合成称为复制,即将DNA携带的信息传至子代DNA。DNA合成也可以RNA为模扳指导合成,通常将其称作反转录作用,见于RNA病毒。当各种因素引起DNA损伤时,损伤DNA可进行修复合成,校正错误,完成正确合成,以保持DNA结构的稳定性和遗传信息的准确性。 板书:合成: 体内:复制,反转录,修复体外:克隆(PCR)
教学目的 一、概述——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掌握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的原理。掌握复制子的性质。
教学难点 半不连续复制
知识重点 半不连续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时间分配 概述-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1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概述——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引言由Noah’s Ark图引出DNA复制的概念复制(replication):亲代DNA或RNA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本节主要内容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mechanism (DNA的半保留复制)Replicons(复制子) semi-discontinous replication(半不连续复制)DNA Replication & Cell Cycle(复制和细胞周期) 板书:replication overview
1. DNA的半保留复制 1.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mechanism953年,Watson & Crick在Nature发表论文提出的DNA双螺旋复制模型。提问:复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Watson和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就推测DNA可能按照半保留机制进行自我复制,但缺乏实验证据。“It has not escaped our notice that the specific pairing we have postulated immediately suggests a possible copying mechanism for the genetic material.”(Watson & Crick,Nature,1953) 板书: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重点:DNA半保留复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15N标记E.coli. DNA,证明了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介绍Meselson & Stahl实验: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15N-DNA的密度大于14N-DNA的密度
DNA半保留复制内容:在DNA复制过程中,两条螺旋的多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断裂,然后以每条链各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样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DNA的半保留复制。 板书:Meselson & Stahl实验:15N-DNA,14N-DNA
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DNA的半保留复制表明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保证亲代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后代。(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并非指DNA是一种惰性物质。)
2.复制单位、起点、和方向 DNA的复制是在起始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复制起始,它就会继续下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1)复制单位(复制子,replicon):基因组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Replicon is any piece of DNA which replicates as a single unit. It contains an origin and sometimes a terminus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比较原核生物:每个DNA分子上就有一个复制子。病毒DNA多种多样,环状或线形,双链或单链,但都是单复制子。Prokaryotic genome(原核生物):: a single circular DNA = a single replicon真核生物:每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复制子,每个复制子长约50-200kb。因此,真核细胞DNA的复制是由许多个复制子共同完成的。 Eukaryotic genome(真核生物): multiple linear chromosomes & multiple replicons on each chromosome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比较板书:Replicon
动画:原核和真核生物DNA复制子比较(英文) Flash:replicon
2)复制起点(Origin):复制起点是以一条链为模板起始DNA合成的一段序列。Origin is the DNA sequence where a replicon initiates its replication. 板书:Origin(OriC)13bp AT rich9bp palindrome
重点:复制起点的结构特点。 复制起点的特点:起始序列含有一系列对称的反向重复和某些短的成簇的保守序列。13bp重复序列中富含腺嘌呤及胸腺嘌呤,其中A的甲基化作用对于复制起始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9bp重复序列为反转重复序列(即回文结构,palindrome),它们是引发复制的DnaA与oriC的结合部位,表明区域与复制酶系统的识别有关 。在E.coli染色体DNA序列中,位于oriC左侧还有较多的AT,有促进双链打开、发挥单链模板的作用。在“DNA复制机制-复制起始”时介绍复制起点与起始蛋白相互作用的细节。知识扩展:介绍palindrome结构特点复制起点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oriC区1Kb的重组质粒在转化子中的复制行为与其染色体一样,受到严密控制,每个细胞只有1-2个拷贝,用核酸外切酶缩短oriC克隆片段的大小,最后得到245bp的基本功能区,携带它的质粒依然能够自我复制,拷贝数可以增加到20以上,这说明发动复制的序列在245bp的基本功能区,而决定拷贝数的序列在基本功能区之外和1Kb之间。克隆分析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typbimurinm),产气肠杆菌(Erterobacteraerogers),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pneumnonia)等许多细菌的ori区,发现它们在结构上相似,在核苷酸序列上有相当的保守性,而且在分类关系上愈是接近的细菌之间其同源性愈高,这些反映了DNA复制起点的重要性。
3)复制终点(Terminus) is the DNA sequence where α replicon usually stops its replication介绍E.coli复制终点的特点
4)复制方向:实验证据:用放射自显影实验判断DNA的复制方向及速度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 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a. 单向b. 双向等速 三种结果图形c. 双向异速小结: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质粒、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都是环状双链分子,它们都是单复制子,都在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复制,复制方向大多数是双向的,少数是单向复制。多数是对称复制,少数是不对称复制(一条链复制后才进行另一条链的复制)。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NA是线形双链分子,含有许多复制起点,因此是多复制子,每个复制子约有100-200Kbp。人体细胞平均每个染色体含有1000个复制子。病毒DNA多种多样,环状或线形,双链或单链,但都是单复制子。
3. 半不连续复制重点:DNA半不连续复制难点:半不连续复制(动画辅助理解) 3.Semi-discontinous replication图:DNA的半不连续复制1968年,发现冈崎片段。长度:细菌:1Kb-2Kb,相当于一个顺反子的大小;真核:100-200bp,约等于一个核小体DNA的长度。动画:DNA半不连续复制(英文)DNA半不连续复制的要点: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一条模板链是3'→5',以此为模板而进行的新生DNA链的合成沿5'→3'方向连续进行,这条链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另一条模板链的方向为5‘→’3‘,以此为模板的DNA合成也是沿5’→3‘方向进行,但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反,而且是分段,不连续合成的,这条链称为滞后链(lagging strand),合成的片段即为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这些冈崎片段以后由DNA连接酶连成完整的DNA链。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滞后链的不连续复制,称为DNA合成的半不连续复制。 flash:semi-discontinous replication板书:Semi-discontinous replicationleading strandlagging strandOkazaki fragment
4. DNA复制和细胞周期 DNA replication only occurs at a specific step in the cell cycle. The following table describes the cell cycle for a hypothetical cell with a 24 hr cycle.Stage Activity DurationG1 Growth and increase in cell size 10 hr S DNA synthesis 8 hr G2 Post-DNA synthesis 5 hr M Mitosis 1 hr
小结 本节要求:掌握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的原理掌握复制子的性质
2009年7月5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