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4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亮
复习课件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5认识太阳
感受太阳的能量
太阳是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照耀着地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在太阳下温度比较高,在树荫下温度比较低。
我了解的太阳
太阳的年龄: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
阳的温度:太阳的表面火舌翻滚,热浪升腾,温度大约是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到2000万摄氏度。
太阳的体积:很大很大,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亿千米。
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巨大的太阳能,虽然只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能到达地球,却已足够满足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了。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6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阳光与影子
阳光照射物体会出现影子。
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方向的关系
1.影子的长短会随着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太阳越低,影子越长;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2.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太阳在你的左边,影子在你的右边;太阳在你的右边,影子在你的左边。
3、影子和阳光照射的方向始终是一致的。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6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太阳的位置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我们一般使用观测仪测量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它的位置。将观测仪放在阳光下,和竿影方向相反的就是太阳的方向。将观测仪竖竿顶端和地面竿影末端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当时的太阳高度角。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7太阳钟
太阳钟
太阳钟,也就是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面上的刻度表示一天中的时刻。
太阳钟原理
太阳钟是根据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造出来的。
自制简易太阳钟
1.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2.确定、绘制刻度。
(1)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
(2)将太阳钟平方于桌面,钟面上的“北”正对北方,
(3)将影子与圆心画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时的准确时刻。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钉子影子的位置。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8认识地球 了解地球的形状
陆地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
认识地球表面的特征
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陆地上有各种复杂的地形,有山地、盆地、丘陵和平原等。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由外向内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9探究技能:制作模型
制作地形模型
1.确定主题:确定地形原型的类型。
2.研究原型:收集相关的资料,分析其中的信息,充分了解原型的特征。
3.构思模型
4.制作模型
①先按照原型的特征制作地形主体(或者制成零件再粘合成主体)
②再利用颜料涂成和原型相似的颜色
③和原型进行对比,及时修改。
5.模型应用
通过交流,同学间能了解更多的地形原型的特征。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30认识月球
月光从哪里来
月球是个球体,本身不发光也不透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平时所看到的月光,就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月球
用肉眼观察月球,发现月球上有许多不规则的阴影区域,使用天文观测望远镜是进一步进行月球观测的最佳手段。
月球表面有许多的坑洞,明亮部分是山脉,阴暗部分是海。
月亮升起来了
从地球上观察的角度不同,那么所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31月相变化 月有圆缺变化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着。
月相变化有规律
月相总是在圆、缺之间不断地变化。在农历上半月,它由缺——圆,月面朝西。下半月,它由圆——缺,月面朝东。
月相形成原因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射到的亮面形状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32月球上的环形山
月球上的“坑”
1.月球表面遍布一种四周凸起、中部低凹的“坑”,称为“月坑”,也叫做环形山。
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3.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几百千米。
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两种解释:陨石撞击形成,或火山爆发形成。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日晷,通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陆地上有________、山地、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等不同的地形。
课堂练习
晷针 晷面
盆地
丘陵 高原
3、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圈层。
4、月球表面遍布一种四周凸起、中部低凹的“坑”,称为“月坑”,也叫做________。
课堂练习
答案
3、地壳 地幔 地核
4、环形山
5、地球的表面由________和海洋组成的。
6、与地球不同,太阳不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7、__________能够形象地表现某种地形原型特点。
课堂练习
答案
5、陆地
6、固体
7、地形模型
8、月球每天的视运动规律是从______升起来、从______落下去。
9、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月光,就是月球反射的_________。
课堂练习
答案
8、东边 西边
9、太阳光
三、选择题
1、从月相变化图可以看出,在农历月初到月底,月相变化情况是( )
A.月相面积由小到大再到小
B. 月相面积由大到小再到大
C.月亮和太阳一起升落
D.月亮升起的时候越来越早
课堂练习
A
2、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相的变化是因为月亮形状在变化
B.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不规则运动产生的
C.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使月相不断变化
D.如果月球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课堂练习
C
3、观测月球的最佳工具是( )
A.放大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D.日晷
课堂练习
C
4、一天中太阳的高度是( )
A. 低——高——低
B. 高——低——高
C. 低——高
D.高——低
课堂练习
B
5、太阳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大约分别是( )
A.6000℃ 1500℃
B.6000℃ 1500万℃
C.6000万℃ 1500万℃
D.6000万℃ 1500℃
课堂练习
B
四、看图回答
下面是4幅月相图,看后回答:
A B C D
1、月相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出现的农历日期: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3、晴朗的夜晚能看到的时间: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课堂练习
不可见 下半夜
通宵 上半夜
新月或朔 下弦月 满月或望
上弦月
初一 二十二、二十三
十五、十六 初七、初八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