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7 18:3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018春季开学国旗下发言
XX春季开学国旗下讲话一:
浓浓春意驱散了冬季的寒冷,万象更新孕育着新年的期望。经过了一个平安、愉快的寒假,我们满怀希望迎来了XX年春季新学期的到来。我们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即将开始新的征程。大家也许都正在萌动着一种渴望与冲动,准备总结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忘却曾有的喜悦与失意,暗下决心,在新学期珍惜时间,努力拼搏,以证明自己,超越自己。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校师生和衷共济、开拓进取,在各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绩的取得属于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属于勇于拼搏、勤奋学习的同学们,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过去是为了继往开来,无论多么辉煌的成绩都永远属于过去,重要的在于如何把握现在、开拓未来,借此机会对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视学习为天职,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乐趣。人的成就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学习是决定这一切的根本因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才能具备创新能力,进而创造奇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的确是一件苦事,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克服惰性的意志,有甘于寂寞的勇气,但学习更是一件乐事,可以解除疑惑,增长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北宋·柳永
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概括其特点
掌握宋词和元曲的艺术成就和代表人物
了解《资治通鉴》的内容、意义和地位
南宋 临安
宋元时期的商业发达,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北宋 开封
都市生活的基本特征
密集的人口 繁忙的商业 丰富的娱乐

北 宋 开 封
北宋的开封城,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大相国寺



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瓦子

娱乐演出

勾栏
引导探究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南宋 吴自牧《梦梁录》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开封、临安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勾栏?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1)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
(2)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3)在瓦子里,你会听到什么?
(4)瓦子出现,反映了什么?
(5)瓦子出现的原因?
活动:穿越宋朝度个假
?精致的一天从清晨开始
刷牙

上街吃早餐
《梦梁录》记载:宋朝的百姓寻常家里都不开灶的,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早点的铺子热闹营业,一二十文钱就可以买到“灌肺”、“炒肺”、粥饭之类的早点。光光一个馒头,就有十几种馅料,蟹肉的、羊肉的、鱼肉的、猪肉酸笋的...
活动:穿越宋朝度个假
?晚上
夜生活,嗨起来!
《东京梦华录》:“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点”。
吹口哨、舞蹈
吹笛、击节板
宋元时期杂剧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为什么会出现瓦子和勾栏这些娱乐购物场所?
有钱啊
有闲啊
有需要啊



城市经济繁荣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生活丰富,文化娱乐业发达
宋朝人的节日习俗

汴京“太平日久,人物繁埠……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季花时,乞巧登高,校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言》
春节(元旦)、元宵节、中秋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
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中秋节
元宵节
端午节
想一想
传统节日与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春节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出现: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___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特点: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词牌,如《念奴娇》《______》《蝶恋花》等。
宋代
满江红
宋代新体诗歌——宋词
宋词小卡片:
出生:
特点:

长短句、可配乐演唱、词牌
内容广泛、风格多样
代表词人: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
(3)代表
①苏轼:北宋文学家,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词风__________,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②李清照:女词人,词风_____、细腻、清秀。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_____情怀。
③辛弃疾:南宋人,词风_____,具有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________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豪迈而飘逸
委婉
忧患
豪放
社会功能

著名词人 风格特点 代表作
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宋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豪迈而飘逸
委婉、细腻、
清秀
词境更为雄大,
气势磅礴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剪梅》
《声声慢》《醉花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豪放派
婉约派
2.元曲
(1)组成:包括____、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名家
①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_______、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散曲
窦娥冤
郑光祖
元曲是散曲、杂剧和南戏等的合称。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思考:什么是元曲?“元曲四大家”分别指谁?
郑光祖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三.元曲
《天净沙.秋思》

元散曲
《窦娥冤》《西厢记》

元杂剧
《琵琶记》《白兔记》

南戏

元曲(融音乐、舞蹈动作、念白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
四大家
元代杂剧作家有200多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150多种。
最有名的的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其中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体裁:_____通史巨著。
2.内容:记述了从_____到____共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3.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4.地位: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
编年体
战国
五代
史学两司马
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作者:
体例:
内容: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宋元时期
都市文化

都市生活
文化
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市民生活:瓦子、勾栏和杂剧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本课小结:
想一想,宋元都市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课后习题
1.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2.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不包括( )
A.说唱 B.杂技 C.歌舞 D.蹴鞠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词的创作风格是( )
A.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B.豪迈奔放,气势磅礴
C.缠绵悱侧,一往情深 D.风格沉郁,悲惨凄凉
B
D
B
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5、宋代已经有以下哪些节日(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B
ABCD
6.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
A 陶渊明 B 王昭君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C
7.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