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1课时第2课时第1课时谈话导入 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
你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伟大的成就吗?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叶永烈了解作者 叶永烈,笔名萧通、久远等。科普学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化系。
他是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
(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词学习真理 诞生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qiè 纬度 灵感 机遇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领域 锲而不舍 事例 疑问 花圃 搜集 蚯蚓 实验 阶段guànpǔsōu qiū yǐn yù 书写指导最后一笔是点。整体感知(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作者用哪些人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3)本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 总——分——总。品读感悟“一百个问号”是指什么?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中心句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习以为常,没有留意的细微的地方。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这里的“?”和“!”各指什么?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三个具体事例中的“?”是什么?由此发现的“!”是什么?课后作业1.认清生字字形,描红、临写生字。
2.熟读课文。
3.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观点:具体
事例总结: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2课时复习导入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作者运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品读感悟 默读3~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三个具体事例中的“?”是什么?由此发现的“!”是什么? 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画出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的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想一想:化学家波义耳问了些什么问题?(1)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2)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3)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反应?由此发现的“!”是什么?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种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波义耳把“?”变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你能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吗?化学家波义耳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了这种物质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反应?大部分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填写表格默读第4~5自然段,自主学习第二个和第三个事例,并填写表格。小组交流化学家波义耳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了这种物质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反应?大部分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填写表格气象学家魏格纳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凹凸部分刚好吻合这不会是一种吻合吧?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睡眠研究阿瑟林斯基儿子睡觉时,眼珠子忽然转动为什么睡觉时眼珠子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自由朗读第6~7自然段,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小组交流这句话和开头有什么联系?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照应开头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读一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回顾全文 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看书思考问题时,一个苹果落了下来,他立刻想到,苹果为什么不会飞到天上而是一定会掉到地上呢?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鲁班上山被草叶割伤,受到启发,发明了锯。 瓦特看到烧水时水壶冒蒸汽,经过思考、实验,最后改良了蒸汽机。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出了名堂”。03 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就会梦想成真。曹雪芹增删十余载,给我们留下了经典著作《红楼梦》。袁隆平历尽千辛万苦,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诺贝尔不畏危险,终于研制出了能够安全保存、威力无比的炸药。爱迪生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发明了电灯。课后作业1.你还读过哪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呢?请讲给同学听听。
2.阅读课外读物,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板书设计提出观点:列举事例
证明观点总结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石蕊试纸 大陆漂移学说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课件15张PPT。根据部编版教材修订 六年级(下) 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yù音序:Y左右偏旁:土11形近:地域 区域 两河流域 笔顺:组词:域结构:笔画数:或者 迷惑 恻惐 guàn音序:G左右偏旁:忄11形近:笔顺:惯结构:笔画数:贯穿 掼跤 商贾 习惯 惯性 司空见惯组词: pǔ音序:P全包围偏旁:囗10形近:花圃 苗圃 菜圃 笔顺:组词:圃结构:笔画数:辅助 铺路 捕获 yán音序:Y上下偏旁:皿10形近:食盐 盐水 柴米油盐 笔顺:组词:盐结构:笔画数:花盆 盒子 监控 jiàn音序:J左右偏旁:氵12形近:飞溅 溅起 飞珠溅玉 笔顺:组词:溅结构:笔画数:实践 浅水 卑贱 ruǐ音序:R上中下偏旁:艹15形近:花蕊 石蕊 雄蕊 笔顺:组词:蕊结构:笔画数:笔芯 芯片 wèi音序:W左右偏旁:鬼14形近:魏国 魏王 围魏救赵笔顺:组词:魏结构:笔画数:槐树 惭愧 魁梧 sōu音序:S左右偏旁:扌12形近:搜查 搜索 搜身笔顺:组词:搜结构:笔画数:嫂子 一艘船 冷嗖嗖 qiū音序:Q左右偏旁:虫11形近:蚯蚓 笔顺:组词:蚯结构:笔画数:山丘 姓邱 林坵 yǐn 音序:Y左右偏旁:虫10形近:蚯蚓 笔顺:组词:蚓结构:笔画数:吸引 吲哚 bǎn 音序:B左右偏旁:片8形近:版本 出版 版图 组词:版结构:笔画数:木板 贩卖 饭菜 jiē音序:J左右偏旁:阝6形近:台阶 阶级 阶下之囚 笔顺:组词:阶结构:笔画数:介绍 价钱 芥末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