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选择题
1.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该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北方战乱不断
B.妇女地位提高
C.儒家思想盛行
D.北方经济衰退
2.中国古代史上的“南朝”包括的四个王朝,正确的是( )
A.宋、晋、梁、陈
B.宋、齐、楚、梁
C.宋、齐、梁、陈
D.宋、晋、楚、陈
3.南朝时的四个王朝都定都在( )
A.长安 B.咸阳 C.建康 D.洛阳。
4.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懿和司马睿
5.公元五六世纪,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被合称为南朝的是( )
A.宋、齐、梁、陈
B.北齐、北周、东魏、西魏
C.匈奴、鲜卑、羯、氐、羌
D.梁、唐、晋、汉、周
6.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的朝代是( )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西晋
7.江南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是(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高梁
8.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 B.土地肥沃
C.社会安定 D.北方人南迁
9. “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
B.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C.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劳动技术和生产经验
D.南方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二、判断题
11.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
12.南朝的四个政权都把都城定在建康。( )
三、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1)材料一图示中A、B、C、D处分别是什么政权?C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
(2)材料二图中的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通过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一点即可)?并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汉时期,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在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经过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逐渐可与北方媲美。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列出一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北方的政权. 材料中所说的的六朝,你能说出一个吗?
(3)为什么说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主要是北人南迁?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概括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至少说出三条)
(3)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
1.A 2.C 3.C 4.C 5.A 6.B 7.A 8.D 9.A 10.B
11.正确 12.正确
13.(1)魏 西晋 东晋 南朝 南京
(2)北方战乱 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
(3)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 民族交融和政权分立
14.(1)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2)曹魏,前秦,北魏均可,西晋也可以。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可
(3)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15.(1)生产落后,生活贫困
(2)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南迁的人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
(3)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重视经济发展;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重视培养人才,保持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符合题意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