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3.3《DNA的复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3.3《DNA的复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7-11 19: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节 DNA的复制
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温故知新:
下图所示DNA分子平面结构图,仔细阅图回答下列各问:
(1)写出图中各编号的中文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2)图中共有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碱基________对。
(3)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________成分(填写编号)上可以测到15N。
(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________成分上可以测到32P
自主学习与要点讲解: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复制方式为_ 半保留复制_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
1.要分析DNA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的,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1958年,科学家以____为实验材料,运用____,设计了实验。
2.实验过程
同位素:__、___,标记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基类型 结果 在试管中位置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方法:
分析:①离心处理后,为什么子一代DNA只有杂合链带?
②子二代DNA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说明了什么?
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____
这种复制方式是:_____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什么是DNA的复制(DNA复制的概念)?
2.特点: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 原料:_________________
能量:__________________
酶: ___________________
场所:_____________
过程: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2. DNA分子能自我复制的根本原因(分子基础)是( )
①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②连接两条链的碱基有互补配对能力
③磷酸和脱氧核糖交互排列 ④DNA有特异性和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某DNA分子复制三次后,所得到的第四代DNA分子中,含有第一代DNA中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是( )
A.1条 B.2条 C.4条 D.8条
4.一个被放射性元素32P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
A.1/n B.1/2n C.2/n D.1/2
5.将一个DNA分子用14N进行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上让其连续复制3次,在最后得到的DNA分子中,被标记的DNA的脱氧核苷酸链占DNA总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是( )
A.1/32 B.1/16 C.1/8 D.1/4
6.某DNA分子片断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为60个,该片段连续复制三次所需C的数量为( )
A.180个 B.280个 C.320个 D.360个
7.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20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0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多少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8.1个DNA复制成2个DNA,这两个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 )
A.细胞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9.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移至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G0、G1、G2三代DNA离心后得试管分别是
图中的G0__, G1___, G2___。
⑵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
例是_______。
⑶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
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_______,条带② ___________
⑷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__的_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温故知新:
(1)①磷酸基  ②脱氧核糖  ③胞嘧啶  ④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腺嘌呤(A)⑥鸟嘌呤(G)⑦胞嘧啶(C)⑧胸腺嘧啶(T)⑨氢键(2)8 ; 4(3)③~⑧中均可(4)①
自主学习与要点讲解:
一、半保留复制;二、1.大肠杆菌;同位素示踪技术;2. 14N; 15N ;
培养基类型 结果 在试管中位置
亲代 15N 15N/15N 重带
子一代 14N 15N/14N 中带
子二代 14N 15N/14N,14N/14N 轻带、中带
一条母链;半保留复制
三、1.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 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模板: DNA的每一条链;原料: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 ATP;酶:解旋酶、聚合酶等;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个DNA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四、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课堂检测
1-5 D A B C C 6-8 B B D 9、⑴A;B;D⑵0:2:2⑶32P /31P31 P/ 31P⑷
半保留复制;遗传信息
(一)问题探讨
提示:两个会徽所用的原料应该选自一块石材;应先制造模型,并按模型制作会徽;应使用电子控制的刻床;刻床应由一名技术熟练的师傅操作,或完全数控等。(以上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回答,事实是原料确实选自一块石材,但由于时间紧迫,两个会徽是由两名技术最好的师傅手工雕刻的)。验证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两个印章的图形盖在白纸上进行比较(学生也可能提出更科学、更现代化的方法)。
(二)旁栏思考题
提示:本实验是根据半保留复制原理和DNA密度的变化来设计的。在本实验中根据试管中DNA带所在的位置就可以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了。
(三)练习
基础题
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模板、原料、能量、酶,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
3.D。
4.B。
拓展题
提示:可能有6个碱基会发生错误。产生的影响可能很大,也可能没有影响(这一问可由学生做开放式回答)。
w.w.w.k.s.5.u.c.o.m
www.
①②③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