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号与乐队《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判断《那不勒斯舞曲》的结构。
2.记住小号的音色特点以及知道小号的演奏姿势。
教学重点
?通过带领学生欣赏《那不勒斯舞曲》,使他们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并能记忆一段乐曲主题;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培养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那不勒斯舞曲》在速度、力度、节奏上的特点;引导他们初步分辩二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体会音乐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整体欣赏
1.导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音乐会吗?谁能告诉大家在音乐厅里听音乐会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不能随意讲话)
师:听音乐时你可以随音乐轻轻摇摆,每个节目演出结束的时候要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演员的尊敬。
①观看乐曲的演奏录像《那不勒斯舞曲》
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主奏乐器?
①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这首乐曲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听)
听了一大半了,应该知道了,主奏乐器是什么?【板书:小号】
②那后面还是小号主奏吗?(听)【板书:乐队】
3.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根据演奏乐器划分)
两部分,师【板书A B】
4.乐曲的情绪?(看情况听,先第二部分再第一部分)
如果要用红、蓝两种颜色代表这两个部分的情绪(当然别的颜色也可以),你说红色应该代表?为什么?【老师在黑板上贴两张红、蓝卡片A B】
二、分段欣赏
(一)聆听第一部分
A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我们分段聆听。
1.听第一乐段
2.听第二乐段(边听边板画)
(1)听了第二乐段你想说什么?(节奏?旋律?)
(2)节奏和第一乐段相近,而且也是四句。但开始句以附点节奏代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使音乐显得怎样?
(3)第二乐段的尾音会是什么音符呢?和第一乐段一样吗?我们一起听一听。
3.听第三乐段
(1)前面两段的音乐情绪我们用蓝色表达,那第三乐段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呢?仍然用蓝色吗?(播放音乐)
(热烈奔放)此时单单蓝色好像不能完全表达音乐的意思了,想在这加点什么颜色?(红色)是啊,红色象征着热情。
(2)为什么这里更加热烈奔放了?速度、力度、节奏怎样?我们一起用手的动作来感觉一下吧。
(3)交流:线条幅度变化与音乐力度、速度、节奏的关系
速度由慢而快,力度由弱到强、连续的十六分节奏、小号在这尽情地表现演奏技巧。
(二)聆听尾声(10分)
1.听乐队演奏,分析音乐在速度、力度上最大的特点?(乐队全奏、力度强、速度急速,这就是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的风格)
2.交流重音,画旋律线。
①音乐中出现了几个重音,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师板画)省略前面的
②数一数,出现了几个重音,前面我们用手指轻点桌子,那现在该怎么做?(拍桌子)我们人多,只要用半个手掌拍就可以了。(最后渐强)
③有乐器肯定更热闹,瞧,老师带来了什么??(铃鼓)这也是塔兰泰拉舞曲的特点,她们在跳舞时一般都会手持铃鼓等乐器。(一小组用铃鼓演奏)???????
三、整体欣赏
四、小结
《那不勒斯舞曲》的版本还很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欣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