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 八下 6.4首都北京 教案(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 八下 6.4首都北京 教案(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17 00: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征。
2、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3、熟悉北京的著名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并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4、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本内容。
2、能利用图片等资料,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情感。
2、形成认识北京的好奇心和兴趣。
3、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的城市职能
2、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水”与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关系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北京地点名称 磁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开国大典在什么地方举行?
学生:北京
教师:北京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
学生思考
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导入新课
板书
祖国的心脏
1、北京的地理环境
设置问题
设问:我们在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它的什么呢?
【点拨】在我们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地理环境。
【读图思考】展示“北京市的位置和范围示意”图,让学生读图分析北京的地理概况。
1、说一说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市的地形有何特点?
3、结合北京的地理位置,谈谈北京的气候特点。
4、北京有哪几条河流?有哪些水库?(强调水对北京城建设的重要性,为后面探究埋下伏笔。)
5、你从合肥去北京,会选择哪几种交通工具?
教师点拨后,让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读图6.1“北京市的位置和范围示意”思考回答
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读图思考,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过渡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地理环境非常好,难怪新中国定都北京。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职能,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呢?
板书
2.政治文化中心
活动安排
安排一个小游戏:多媒体展示地名让学生分析哪些是彰显政治功能的地方,哪些是彰显文化功能的地方?
天安门、国家图书馆、奥运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大剧院、新华门、
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师对学生选择的答案进行评价。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把地名纸条分类贴好。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完成,最后教师订正。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加深印象
过渡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既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是我们国家的心脏。北京不仅今天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个朝代的都城,特别是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北京真正是座历史文化名城。
板书
3、历史文化名城
活动安排
让学生齐唱《北京欢迎你》
学生边唱边记。
通过图片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
学生唱几句京剧。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的自豪之情。
板书
历史文化遗址
民间艺术
地方戏曲
过渡
展示北京紫禁城的卫星图片,学生观察到黑色的护城河,说说“水”与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关系
问题探究
“水”与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1、水源在古代北京城选址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点拨】(1)城市的选址与水源有关,如防御、运输、生产生活等。
(2)城市的发展与水源有关,由于金中都城的莲花池水源不足,元大都城在设计规划时考虑到城市水源的因素,遂将城址从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粱河水系。
2、对照两幅图说明今天的北京城市水源供给措施与郭守敬为解决运河的水源所采取措施有哪些类似?
【点拨】(1)修建水库汇聚水源。郭守敬修的瓮山泊,汇聚了北京西郊山地的泉水,现在北京修建了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大型水库。
(2)修建运河或引水渠把水源引向北京。郭守敬修的白浮堰把白浮泉的水引入瓮山泊,现在北京通过京密引水渠从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引水。
3、今天,水源不足依然是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说说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点拨】开源节流:南水北调、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教师:联系前面提到的水与城市的发展,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节约用水,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学生相互讨论学习,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有了节约资源的意识。
合作探究,体现新课改要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总结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她作为是历史文化名城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我们从MTV《北京欢迎你》中也看到了她现代的一面,下节课就让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现代的北京。
课堂反馈
1、北京市位于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全国的 、 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 名城。
2、在北京随处可闻的国粹是( )
A、越剧 B、昆曲 C、京剧 D、秦腔
3、北京的气候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地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
A、长城 B、中国美术馆
C、北京动物园 D、燕山
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第六单元第一课练习。
2、收集一些图片,编辑一份以“北京的过去和未来”为主题的地理小报。
【板书设计】
一、北京的地理概况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交通
二、政治文化中心
三、历史文化名城
(1)历史文化遗址
(2)民间艺术
(3)地方戏曲
【教后反思】通过读图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