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 区域特征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南方地区范围图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河湖等自然环境特征。
3、举例说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物产及分布。
4、了解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并读图说出工业的分布。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竞学型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悟
导入
配背景诗朗诵《西江月》,多媒体展示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学生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壮美
学生观看我国的地域风景图片感受祖国之伟大。
用图片和古诗词,强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的欲望。
衔接过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对于这个区域大家都知道些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方地区,并对南方地区进行详细的考察。(展示考察内容)
1、山青水碧,通江达海(知道该地区的位置、范围、河湖、地形区和气候)
2、物产丰富,鱼米之乡(知道该地区的农业特点)
3、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知道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分布、作用和地位)
山青水碧
通江达海
探究任务一:
阅读课本P38、39图7-1-1、图7-1-2和内容归纳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河湖和气候,并写出考察报告
展示交流
找同学结合多媒体,指图介绍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适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和完善。
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收集资料,完成探究任务。
考察报告
位置
面积
人口
范围
地形区
河湖
气候
根据考察报告,结合多媒体给出的图片说出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2、面积:约占全国25%
3、人口:约占全国55%
4、主要的省级行政区域:
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鄂、湘、皖、赣、苏、浙、沪),南部沿海地区五省二区(闽、台、粤、桂、琼、港、澳)和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川、滇、黔、渝)。 其中,川、皖、苏的大部及陕、甘、豫的部分地区。
5、主要的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6、主要的河湖
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等
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
7、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归纳总结并检查考察报告是否填写正确。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的能力,并通过学生展示,发现其学习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完善。
衔接过渡
对于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我们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样的自然环境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没有影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
物产丰富
鱼米之乡
探究任务二:
阅读课本P39、40图7-1-3和内容,对南方地区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特点进行考察,写出考察报告并归纳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教师点拨:
通过多媒体展示,分别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特点进行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收集资料,完成探究任务,
农业特点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土壤类型
水稻土、紫色土、红壤、喀斯特地貌
发展条件
水热条件好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油菜、棉花、甘蔗茶叶
水果
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
结合多媒体给出的图片,完成考察报告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
位置优越
经济发达
探究任务三:
阅读课本P41的内容,对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归纳总结。
阅读课本,收集资料,完成探究任务
1、经济发展条件: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2、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工业分布:沿海、沿江、沿矿产地分布
4、作用和地位:对于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以致用
结合课本并收集资料,完成课本P41的“活动”,说说贵州发展旅游业有什么优势条件,对于水土流失如何治理,提出合理建议。
知识结构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通过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目标1)1.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南方地区是 (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辽东丘陵 D.四川盆地
(目标3)2.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
A.水稻 B.花生
C.油菜 D.甜菜
(目标1)3.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B.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风吹草低见牛羊
(目标1)4.下列诗词所描写的地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目标2、4)5.下列城市不位于长江沿岸的是 ( )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珠海
二、综合题
(目标1、2、3、4)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A 海:C
河流:B D E
本区 、 与高原、 交错,区域差异明显。I 长期种植水稻,形成 土,H 分布着贫瘠的 土,G 土壤为 土,物产丰富,素有” ”的美誉,F 喀斯特地貌典型。
本区气候以 为主,气候湿热。耕地以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
【教学反思】
该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南方考察为情境主线,主要从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发展特点和经济发展特点三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主线清晰鲜明,活动内容层次分明。二是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展示图表和小组活动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效果较好。三是条理清晰,各环节环环相扣,系统的学习了各知识点,让人感到课堂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在问题回答、情境设计上形式应该更多样化,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活动的安排上,缺少了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