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 2.3我们来抽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下 2.3我们来抽丝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17 19: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我们来抽丝
一、概述
·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本课需40分钟。
· 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
· 通过抽丝的过程,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 。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抽丝的基本技术
2.初步学会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宽甸镇中心小学四年四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不是特别的熟练,只懂得基本简单的操作。但是表达愿望强烈,特别喜爱科学课,学习兴趣浓。
学生在科学实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力欠强,需要教师的指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课前需要学生自主收集大量的资料或图片,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展示,交流,汇报,观察,操作等完成本课的教学。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用实物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设计特色: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组操作,提出质疑,交流体会,完成本课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到祖国灿烂的文化。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是在多媒体实验室实验实施的。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图片或文字的展示。
第二阶段:利用多媒体了解我国古代蚕丝发展的灿烂文化。
第三阶段:观察抽丝的过程。
第四阶段: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完成抽丝的过程,并会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第五阶段:培养学生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热情。
教学过程流程图:
开始----展示资料----了解历史----动手操作----总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1)学生课前准备工作做的好,收集到了大量的资料。
(2)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古代蚕丝的文明。
(3)观察抽丝的过程。
(4)学生合作,动手操作,提出疑问,完成本课教学。
(5)激发热爱祖国之情。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
?
?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
?
?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
?
?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
?
?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
?
?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
?
?
我这样评价自己:
?
?
?
伙伴眼里的我:
?
?
?
老师的话:
?
?
八、帮助和总结
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有的学生抽丝煮的时间掌握不准,有的学生抽丝时找不到丝头等等都需要教师随时掌握,随时指导。
本课孩子们热情高涨,全部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