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摆
教材分析 本课在认识了摆的运动特点后,一单摆为话题,以单摆为话题,让学生再一次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再次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来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学情分析
1、学生对实验课是比较有兴趣的。
2、 个别学生对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还不够积极。
3、学生的各种科学能力还学认真培养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知道摆的快慢逾摆长有关。 ? ?
2、能够和老师共同设计摆的快慢的因素并参与实验验证。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记录能力,对比分析能力以及 总结概括能力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 多媒体出示各种座钟、挂钟,突出钟摆。
问:1)、这是什么? 2)、什么叫摆?
2、 提起一个摆(钥匙、线组成的摆) 问:摆有什么和什么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摆,并指出了那是摆线,那是摆锤。)
3、 演示并讲述:
1)、摆要摆动,提起的这个角度,叫做摆角。(并在黑板上标出了摆角)
2)、摆来回往返一次算摆动一次。
4过渡:摆线可长可短,摆锤可重可轻,摆角可大可小。想想: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二、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 学生提出假设 老师板书
1)、与摆锤有关:摆锤越重,摆得越快。
2)、与摆角有关:摆角越大,摆得越慢。
3)、与摆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2、 实验准备
1)、学生取下自己脖子上的钥匙,老师选六位学生上台。其他学生按座位分六组,心中默数摆动次数并做好记录。
2)、时间15秒,老师掐表。
3、实验一: ?
?1)、台上的六位同学将手捏在摆线同样长的位置,提起摆锤做好准备。 ?
?2)、老师掐表,同学默数做好记录,连续三次。 ? ?
3)、汇总结果:11次 ?
?4)、问:这六位同学所拿的摆,摆锤重量一样吗?这说明什么??这六位同学刚才提起的摆角的大小一样吗?这说明什么? ? ?
5)、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角的大小无关。
实验二: ? ?
1)、台上的六位同学,按摆线由短到长重新站好。 ?
?2)、老师掐表,学生默数做好记录,连续三次。 ? ?
3)、汇报结果:17、15、13、10、9、7。
4)、问:以上结果说明了什么?
5)、小结: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4、总结:问:以上两个实验,你能汇总一下实验结果吗?
三、尝试应用 解决问题
问:1)、如果让你改变一个摆的摆动速度,你要改变摆的什么? ? ?
2)、那么,我现在要加快手中摆的摆动速度,该怎么办?
3)、又如:你要减慢摆现在的速度,又该怎么做呢? ? ?
4)、想想说说: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学到了什么知识??假设:1)、与摆锤有关:摆锤越重,摆得越快。 2)、与摆角有关:摆角越大,摆得越慢。 3)、与摆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小结:
1、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角的大小无关。
2、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