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调查、实验和观察都是搜集证据的常用方法。
2、知道调查一般的步骤包括确定问题、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形式、设计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完成报告。
3、知道调查的形式包括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调查。
4、知道调查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过程与方法:
1、在想办法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分析法,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2、实际开展一个调查活动,运用分析法和归纳法,了解调查的一般步骤。
3、通过对一次调查活动做前期准备,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了解不同的调查活动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调查活动充满兴趣,认识到调查是寻找证据的一种方法,意识到调查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重点:知道调查的一般步骤。
难点:知道调查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的情况,行吗?(指名)你家住在什么地方?你今天早上是怎样学校的?你呢?(简单问几个学生)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同学们来上学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步行、乘车。
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步行 人,乘车 人。
2、小结:刚刚老师想知道与同学们有关的一些信息,使用的就是“调查”的方法。(板书:调查)
二、认识调查及起意义
1、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些问题,你们想不想了解我的问题?
? 出示:木块、石头、塑料、金属等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
??????? 蚂蚁是怎样搬运食物的?(观察)
???????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实验)
??????? 土壤中有些什么?(观察)
放学以后班里同学都做了哪些事情?(调查)
上个月(四月份),我们班有多少人患过感冒?感冒了几天?(调查)
我们的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它们分别有多少?(统计、调查)
夏天,学生中午午睡和下午上课的精神状态有无关系?(调查)
2、谈话:这些问题老师不需要你回答。知识希望你想想,如果研究这些问题,采用什么方法最合适?
3、交流汇报:引导——做一做(实验),实际看(观察),询问、统计、分析……调查。
4、揭示:为了研究、解决问题,我们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去观察、有时候需要用材料亲自做实验,而还有的时候需要做调查活动。(不管是观察、还是实验、还是调查,都是解决问题中收集证据的方法)其中调查可以使我们完整地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5、谈话:下面,我们实际的开展一个调查活动,尝试一下。
6、出示(选择):A:了解组内同学上学时采用不同交通工具的人数。
B:了解四年级同学本学期学习情况。
7、质疑:确定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同学们想想你们要如何开展调查?按步骤说明。{写在平板上,反馈}
8、小组讨论。
9、汇报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确定问题——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形式——设计调查方案(设计记录表、设计问题、分工等)——开展调查(记录数据)——完成报告。
10、活动:选择一个活动进行现场调查,并记录。
11、谈话:我们的调查数据说明了哪些问题?
三、了解调查的几种形式。
1、谈话:刚刚我们同学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调查。那么,调查都有哪些形式呢?请大家阅读教材。
2、学生阅读教材55-56页。
3、汇报小结: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4、简单说说你对各种形式的调查的理解?
学生汇报自己心目中的调查过程。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5、谈话:如果让你现在进行一个指定形式的调查,你都需要做哪些工作?比如:
A:了解养蚕的相关知识,采用访问调查的形式。
学生思考,四人组讨论。
汇报思路,教师适当引导补充。
图片或视频介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另外几种调查形式你觉得需要做怎样的准备?
学生思考,汇报反馈。
6、对于下面的问题,你想选择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呢?
出示问题:(1)了解全校同学患近视眼的人数。
(2)了解周水子附近20年的变化情况。
(3)了解你家里使用的家用电器的变化。
7、学生小组讨论。
8、汇报,教师适当引导。如:全校近视眼人数,能不能现场?能不能访问?有资料可查吗?
周水子20年变化,有人记得吗?能访问吗?能问卷吗?
家里电器变化,有资料可查吗?有必要问卷吗?
9、小结:
四、调查实践
1、谈话:我们刚刚了解了调查的四种形式,想不想实践一下?
出示调查内容。学生自主完成调查。(根据时间情况适当完成,可放到课后作为作)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调查
步骤:确定问题——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形式——设计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完成报告。
形式: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