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2.3建桥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 2.3建桥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17 15:5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建桥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建桥梁》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三课。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本课时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桥的特点,对桥梁进行简单分类。第二部分:组织学生搭建三种类型的桥,并比较桥的坚固程度。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是本课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通过拓展延伸,欣赏古今中外名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与能力。 学情分析: ?????? 在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班级学生已经了解了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了实验动手的技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形成的良好的习惯,合作分工能力的培养,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科学课堂学生爱问爱动爱说的表现是学好科学的关键素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面、桥墩等;
2了解常见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3知道桥梁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桥梁搭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教学难点: ? ?学生自主搭建桥梁,认识三种桥梁的承受力不同,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梁形状有关。
教学材料:
硬纸板、粗绳、筷子、书、透明胶、西瓜皮、水果刀、重物
教学准备: ?????? 1、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课件; ?????? 2、实验材料:硬纸盒、硬纸板、吸管、棉线绳、胶带、砝码、小汽车、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 1、出示发展大道神定河大桥图片PPT,引出“桥梁”(板书“桥梁”)
2、谈话激趣,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桥梁。
3、多媒体欣赏有关桥梁的照片。教师稍做简单介绍。
4、学生联系身边的桥梁,(土门大桥郧阳汉江公路大桥等)尝试按不同标准分类。
5、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根据桥梁的形状分为平板桥、拱桥、斜拉桥。桥分类方法很多,(课件出示分类资料)
6、引导学生根据照片仔细观察,桥梁的组成,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的。
7、师,同学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想建一座美丽的桥梁吗?(鼓励学生动手建桥梁)
(教师相应板书“建”课题:建桥梁) (评析:由“桥”引说谈话主题“桥梁”。亲切的交谈为课题的导入创设了氛围;学生借助已有观察介绍身边熟悉的桥梁;在美的音乐中欣赏桥梁照片,细细品味;开拓思路,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按不同标准对桥梁进行分类,各抒己见;通过观察照片中桥梁的各种形状,小组讨论交流,尝试给不同形状的桥梁起名字;总结这三类桥的名字:平板桥、拱桥、斜拉桥;通过对图片的感官观察,清楚地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的;了解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建桥梁) 二、合作探究、搭建桥梁,
1、师:同学们,你们愿望是建一座什么形状的桥?大胆猜测。(小组讨论发表各自建议)
2、动手建桥(Ppt出示动手建桥的图片)
① 建桥梁类型(自学教材23页上面三座桥不同形状的桥)
② 比较承重力
3、讨论、交流 ?1、交流建桥梁需要什么材料,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
2、?指导学生会选择材料,为进行实验做好准备。
3、?让学生探讨建桥的标准是其坚固性,桥梁的“承重力”由此引出。
4、?猜想:这三类桥梁中,哪种桥最坚固? (评析:积极交流建桥梁的实验材料,清楚实验材料的精心准备是进行实验的前提条件;学会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填写实验记录单;根据经验积累,知道坚固性是衡量桥梁好坏的先决条件;理解“承重力”这个概念;大胆猜想,填写实验记录单。) 5、教师简单用教具讲解拱桥和斜拉桥的制作难点,保证实验的准确度。
6、组长领取实验材料:砝码和小汽车。
7、小组合作分工,共同经历平板桥、拱桥、斜拉桥的建造过程。
8、学生分组合作建平板桥、拱桥和斜拉桥,合作完成动手实验,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9个小组分三大组,每个大组完成建一种形状桥梁)
9、小组展示桥梁,师生交流总结。
(1)学生汇报,填写检验承重力的数据报告单,教师引导发现现象。
(2)小组汇报实验结论:拱桥最坚固,也就是承受力最大,其次是斜拉桥,承受力最小的是平板桥。
教师总结:拱桥承重力最大,斜拉桥居中,平板桥承受力最小。(板书)
深入探讨
(1)根据实验你发现桥梁的承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分析影响桥梁承重力大小的原因。)
(2)教师总结。桥梁的形状会直接影响桥梁的承重力大小。
三、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心中最理想的桥是什么样的?
2、在音乐背景下,学生欣赏古今中外名桥的风采。
3、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教师激趣:桥是智慧的结晶,桥的奥妙无穷,桥的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与你志同道合的好友,也可以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探究身边的桥梁。
7、总结: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你的目光越远,心中的桥就越长。 (评析发挥想象,开拓思维;美的欣赏开拓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受到了美的熏陶;课外资料的延伸为学生的继续探究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学生设计桥、建桥的兴趣;知道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谈收获把本节课有关桥梁的知识得到内化,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主题得到升华)。
课外实验活动: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教材第23页制作“瓜皮桥”
教学板书: ??????????????????????? 建桥梁 ??????????????? 类 型: 平板桥???? 拱桥??? 斜拉桥 承重力:?? 小??????? 大?????? 中
附:建桥梁教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小组: ?? 实验日期:? 星期 实验内容:哪种形状的桥最坚固
结果预测: 实验材料:(请你选择在相应的方框里打“√”) ? 硬纸盒□??? 吸管□??? 棉线绳□?? 胶带□??? 砝码□?? 小汽车□??? 烧杯□??? 弹簧秤□?? 硬纸板□ 实验过程:
一、
二、
三、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小组发现(???? )桥最坚固,其次是(???? )桥,(???? )桥的承重力最小;所以,桥梁的承重力与(??? )有关。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质疑猜想,动手实践,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愉悦。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学生常常用独特到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通过猜想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
为了实验论证哪座桥梁最坚固,我大胆让学生做出猜测,是平板桥、拱桥还是斜拉桥。在兴趣的引导下,孩子们各抒己见,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尊重所有学生的答案,越是离奇,探究活动就越有价值。就是在这种疑惑不解之下,教师此时的沉默,学生此时的实验论证金点子不断迸发,激烈而有序的探索活动由此开始。当记录单上真实的数据摆在眼前,有喜悦的笑声,更多的是猜测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自主的探究活动才是猜测的延伸,课堂的灵魂。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先让学生建桥梁。科学课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这节课中,教师的角色只是个引导者,一步步教学设计的实施,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顺利开展。导课时桥梁的欣赏,激发学生建桥梁;为证实预测的准确性,积极开展建桥活动;从需要什么材料,到学生自主选择;从为确保实验顺利开展,到集体智慧凝聚而成的“温馨提醒”;从实验中的桥,联想到自己心中的桥……一步步的自主探究,把活动引入了高潮,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