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乘法运算律练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7乘法运算律练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7 18:0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运算律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乘法运算律,能进一步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应用乘法运算律灵活、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提高相应的简便计算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行为与习惯。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并灵活选择合适的简便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热身
依次出现题目,校对反馈,追问
题目
追问
75+25=
36+64=
147+63=
和是整百数的两个加数有什么特点?
45×2=
20×50=
25×4=
125×8=
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0、100、1000?
24×5=
16×5=
一个数乘5怎样算的更快?
9×5×8=
4×7×25=
这两题你是怎样算得又对又快的?
2、回顾乘法运算律
谈话:是啊,我们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变得更简便,那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乘法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 (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 a×c+b×c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来练习乘法运算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律,并能灵活正确地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基本练习
1、我们先来看第一道题。
完成第66页“练习十”第12题。
(1)同桌互相说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你是怎么判断的?
(2)比较这里的等式,其中哪些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简便?
说明:这里的每组等式都反映了相应的乘法运算律,其中第2、3、4题等号右边的式子计算比较简便。可见一些关于乘法的计算,应用乘法运算律,把其中有的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一般就比较简便。
再出示32×(30-2)=32×30-32×2 (40-4)×25=40×25-4×25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它们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乘法分配律的推广:(a-b)×c= a×c-b×c
小结: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更简便。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第13题。
依次出示每列的题目
17×203 27×4×5 25×(4+20)
208×12 15×28×2 32×18+32×32
(1)做第一列两题。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交流:这两题可以怎样计算?(板书计算过程、得数)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说明:把算式中比几百多几的乘数看作几百加几的和,应用乘法分配律先分别计算一个数乘几百和几的积,再相加,比较简便。
小结:回顾刚才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我们先要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根据算式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律,再正确进行简便计算。
(2)做第二列两题。
这两题你能根据数的特点直接口算出得数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得数是多少?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提问:每题怎样算简便,得数是多少?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说明:当连乘算式有两个乘数的积是整十、整百数时,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先算出这两个数的积,这样比较简便。
(3)做第三列两题
出示题目,独立完成简便计算。
反馈:你是怎样算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引导:观察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说明:如果应用乘法分配律能使算式里先算出整十整百的数,那就可以使计算简便。因此,在计算时,我们首先要观察题目中每个数的特点,联系运算律或规律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3、完成教材第14题。我们一起来看第二题,
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5×24 36×15
25×4×4 9×(4×15)
这两排同学完成第一组,这边两排同学完成第二组。
交流,直接出示结果:大家是这样做的吗?做对的同学坐端正,做错的马上改正。
比一比每组里的两个算式,哪一道计算简便一些?
每组的两道算式都符合我们学过的连续乘两个数,等于乘这两个数的积。
那反映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说明:每组的两道算式实际上反映了乘法结合律,(点PPT)第一组24看成4×6的积,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先算25×4=100,再算100×6=600就比较方便;第二组36可以看成9×4的积,这样就可以按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先算4×15=60,再算9×60=540。
3、遇到这两个数或三个数连乘的算式,我们通常采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你掌握了吗?试着完成这三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指名三人板演)
43×5×4 15×12 125×32×25
交流展示:你是怎样简便计算的?
重点交流:
(1)15×12,既可以把12看成2×6的积,先算15×2=30,或者先算15×6=90,也可以把15看成3×5的积,先算5×12=60。
(2)125×32×25,注意把32分成8×4的积,而不是8+4的和。追问:你为什么把32分成8×4的积,而不分成2×16的积?进一步明确(根据25×4=100
125×8=1000,我们可以灵活拆分,使两个乘数的积得到整十、整百数)
小结:在简便计算时,可以应用运算律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先计算出来,再接着计算算式的得数。关键是我们要准确拆分,找准乘积是整十、整百的数。
4、看来大家掌握的都不错,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大家的眼力,从同学们以前做的作业中找到这样两道题,大家来看一看,做得对不对?
出示:25×(3×4) 35×(8+2)
=25×3+25×4 =35×2×8
=75+100 =70×8
=175 =560
请同桌说说对不对,不对的怎样改正?需要运用哪个运算律?
小结:简便计算时,我们要看清题目的结构和数的特点,分清是连乘算式还是乘加混合算式,然后正确应用运算律确定简便计算方法;注意不能混淆使用运算律,否则会发生计算错误。
三、拓展练习
谈话:看来,大家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都掌握得不错,下面请大家来选一选,想一想,这些题都是运用了哪条运算律?
1、选择与所给算式相等的式子。
1、12×(40-5)=
①12×40+12×5 ②12×40-5 ③12×40-12×5
2、35×98=
①35×100-2×35 ②35×(98+2) ③35×100-2
3、74×101-74=
①74×(101-1) ②74×(100+1)
引导:同学们,题目做完了,请告诉我,你用了哪一条运算律?
反馈,用手势表示答案
小结:有的题目能直接应用规律,有的题目虽然不能直接应用,但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把它转化成(a-b)×c或a×c-b×c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了。
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吗?
25×36 125×88
小结: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解答。
3、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不能用到运算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道题。
引导:请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后再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列式时想一想怎样计算可以简便一些,或者你列出的算式在计算时有没有简便方法?
反馈:怎样列式的?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解答时怎样计算可以简便一些?
小结:简便计算还可以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计算中,列算式解决问题时,可以思考怎样列式方便计算,也可以思考列出的算式能不能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1、总结交流。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运算律有哪些认识?在学习中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体会?
2、拓展提升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要加大难度考考你,来道思考题,你会用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
(1)出示360×52+480×36,这一题怎么办?
(利用积不变的规律,把360×52转化成36×520,或者把480×36转化成48×360)
点评:有一双慧眼很重要,同学们在计算前一定要观察数据和运算符号的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同学们自觉应用转化的策略把新问题转化成旧知识,顺利解决了难题。
(2)出示999×8+111×28,刚才还有360和36,有点相似,现在一点相似的数都找不出来了,不能直接运用运算律了,怎么办?(转化)怎么转化,四人小组互相说说。
乘法运算律练习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转化
乘法分配律:(a+b)×c= a×c+ b×c
(a-b)×c= a×c- b×c
观察——选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