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项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项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17 20: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项练习卷
1.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密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氨水
C.将空气中久置的镁带和铝片分别置于热水中,并滴入酚酞溶液
D.用pH计分别测量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镁溶液的pH
2.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如下图,下列关于X、Y、Z、W、Q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9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Z>Y
C.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2->Y2->Z3+
D.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还原性均比Q强
3.(2019·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10-10m) 1.86 0.99 1.43 1.60 0.75 0.74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1 +7 +3 +2 +5 -
最低负价 - -1 - - -3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元素X和Q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B.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C.离子半径:r(M2+)D.Z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4.(2019·武汉市高三2月调研)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位于同一主族。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
B.原子半径:W>Z>Y>X
C.把ZY2通入石蕊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D.向ZYW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2019·唐山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Z只能形成一种盐,其中X、Y、Z原子个数比为4∶2∶3
B.原子半径:r(X)C.由X、Y、Z三种元素中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多于2种
D.Y和Z可以组成元素质量比为7∶16的化合物
6.(2018·郑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数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氧酸的酸性:e>d
B.原子半径:b>c>d>a
C.由a和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D.b、c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
7.(2019·开封市高考一模)X、Y、Z、M、W为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有三种核素,质量数之比为1∶2∶3,Y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Z和M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沸点:Y>W>M
B.原子半径:X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D.X与Y、M、W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等物质的量浓度水溶液的pH:W>M>Y
8.(2019·潍坊市高考一模)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R>W>Z
B.X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C.W和R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与W、Z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9.(2019·青岛二中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X与Z同主族。Y单质能在X单质中燃烧,生成的二元化合物与H2O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r(Z)>r(Y)>r(X)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X>W
C.含氧酸的酸性:X>Z>W
D.Y单质能与W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10.(2019·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Z三种元素中,可形成含二种元素的10电子微粒m、n、p、q,且有反应m+np↑+q;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最强酸。则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简单离子半径XB.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
C.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性
D.MZ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1.(2018·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Cl>HF,故沸点:HCl>HF
B.硅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过渡位置,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C.由于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只有-3价,故NH5这种物质不可能存在
D.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12.(2019·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简单阴离子与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2倍,Q的单质与稀硫酸剧烈反应生成X的单质。向100mLX2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RZ2气体,溶液pH与RZ2体积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R溶液的浓度为0.03mol·L-1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R
C.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Q的单质
D.RZ2通入BaCl2、Ba(NO3)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c是Z的单质,该单质与沸水缓慢反应,且该单质可制造照明弹;f为固体单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X
B.元素的非金属性:W>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
D.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14.X、Y、Z、W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X可以分别与Y、Z、W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相同质子数的分子;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丁是无色气体,遇空气显红棕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Z
B.单质的稳定性:X>Y>Z>W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W
D.X与Y、Z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单质的密度和熔点为物理性质,不能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A项错误;氯化铝和氯化镁与过量氨水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不能作为判断依据,B项错误;镁带和铝片表面均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镁、铝与水的反应,C项错误;利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Mg2+与Al3+水解后溶液的酸性强弱可以判断金属性强弱,D项正确。
2.答案 C
解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Q为Cl,W为S,Y为O,X为N,Z为Al。A项,氧无最高正价;B项,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W>Y;D项,H2S的稳定性小于HCl的稳定性,还原性强于HCl的还原性。
3.答案 D
解析 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最外层电子数,还有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出X: Na,Y:Cl,Z:Al,M:Mg,R:N,Q:O。由元素X(Na)和Q(O)组成的化合物是Na2O或者Na2O2,Na2O2中含有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HNO3,由于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以与强碱反应,也可以与强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Mg2+和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半径越小,C不符合题意;Z和Y形成的化合物AlCl3为共价化合物,D符合题意。
4.答案 D
解析 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所以X是N, Y和Z位于同一主族,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即有SO2产生,所以Y是O,Z是S,W是Cl, ZYW2是SOCl2。元素Y是O,最简单氢化物H2O是液体,Z是S,最简单氢化物H2S呈气态,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W>X>Y,B错误;化合物ZY2是SO2,该物质与水反应产生H2SO3,H2SO3具有酸性,通入石蕊溶液中只变红不褪色,C错误;SOCl2与水反应产生SO2和HC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Cl-===AgCl↓,D正确。
5.答案 A
解析 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Z是O元素;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且原子序数小于Z,所以X是H元素;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所以Y是N元素。H、N、O不仅能组成NH4NO3,还能组成NH4NO2,故A项错误;H、N、O的原子半径r(H)6.答案 B
解析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数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可判断a为氧,b为第三周期元素;c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则c为铝,b为钠或镁;d与a同族,则d为硫,e就是氯。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则氯的最价高含氧酸的酸性强于硫酸,A错误;由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为b>c>d>a,B正确;若b为钠,由氧和钠两种元素可形成Na2O、Na2O2两种的化合物,Na2O2除离子键外还含共价键,C错误;Na、A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它们之间可发生反应,D错误。
7.答案 C
解析 X、Y、Z、M、W为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有三种核素,质量数之比为1∶2∶3,则X
为H元素;Y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则Y为N元素;Z和M同主族,Z只能为第二周期元素,若Z为O,则M为S元素,W为Cl元素;若Z为F元素,则M为Cl,W只能为Ar,但Ar不是主族元素,所以Z为O,则M为S元素,W为Cl元素。S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N2和Cl2在常温下为气体,所以单质沸点Y<W<M,A错误;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X<Z<Y<M,B错误;H、O、N可以形成硝酸铵,硝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正确;氨气水溶液呈碱性,硫化氢水溶液为弱酸,HCl溶液为强酸,则等物质的量浓度水溶液的pH:W<M<Y,D错误。
8.答案 C
解析 X、Y、Z、M、W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设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1,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1,即得出(m-1)+m+(m+1) =3m=15,所以m=5,则推知Y、Z、W分别为C、N和O元素;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则X为H;又知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则R的质子数为(6+7+8+1)×=11,可知R为Na,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其简单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N3->O2->Na+,即简单离子半径大小比较为:Z>W>R,故A项错误;X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烃类有机物,常温下可能为气态、液态或固态,故B项错误;W和R形成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或氧化钠,成键微粒为阴、阳离子,均为离子化合物,故C项正确;Y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CO2或CO,其中CO为大气污染物,而CO2不是,Z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故D项错误。
9.答案 D
解析 短同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单质能在X单质中燃烧,生成的二元化合物与H2O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是氨气,则X是N,X与Z同主族,Z是P。W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W是C,因此Y是Mg,据此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Z分别是C、N、Mg、P。简单离子半径:r(Z)>r(X)>r(Y),A错误;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且碳元素的氢化物不止一种,无法比较其沸点,B错误;应该是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Z>W,C错误;镁能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D正确。
10.答案 C
解析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Z三种元素中,可形成含二种元素的10电子微粒m、n、p、q,且有反应m+np↑+q,符合此反应的应为NH+OH-NH3↑+H2O,又M为短周期元素,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最强酸,所以X为H,Y为N,Z为O,M为Cl,据此答题。由上述分析可知,简单离子半径X11.答案 B
解析 HF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HCl<HF,A错误;虽然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只有-3价,但铵根能与H-结合生成NH5这种物质,C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S2-、Cl-、K+、Ca2+半径逐渐减小,D错误。
12.答案 C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简单阴离子与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X为氢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2倍,为碳元素,Q的单质与稀硫酸剧烈反应生成X的单质,为活泼金属可能是钠、镁、铝。向100mLX2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RZ2气体,根据溶液的pH变化分析,应为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即R为硫,Z为氧。2H2S+SO2===2H2O+3S↓,根据图像分析,当二氧化硫的体积为336mL时,溶液的pH为7,说明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其浓度为mol·L-1=
0.3mol·L-1,故A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稳定性顺序为:Z>R>Y,故B错误;Q为活泼金属,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Q的单质,故C正确;二氧化硫通入Ba(NO3)2溶液中会产生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
13.答案 C
解析 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过氧化钠;c是Z的单质,该单质与沸水缓慢反应,且该单质可制造照明弹,则Z为镁元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若f为固体单质,则b为二氧化碳、f为碳、e为氧气、d为碳酸钠、g为氧化镁。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则其分别为C、O、Na、Mg。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的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的半径X>Y>Z,A不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为O>C,B不正确;Na的金属性强于Mg,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较强,C正确;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中氧化钠只含离子键、过氧化钠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不正确。
14.答案 D
解析 丁是无色气体,遇到空气显红棕色,即丁为NO,单质Z与化合物甲反应生成NO,推出单质Z为O2,化合物甲为NH3,则乙为H2O,能与H2O反应生成氧气的单质为F2,因此W为F2,丙为HF,且NH3、H2O、HF质子数相同。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N>O>F>H,故A错误;N2中N和N之间共用三键,N2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因此N2稳定性最强,故B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O>N,因此稳定性:HF>H2O>NH3,故C错误;可以形成N2H4、H2O,故D正确。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