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四方区片)
时 间 2005年9月28日 课题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地点 青岛十六中 教师 曹京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有溶剂。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判断一些常见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3.知道电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利用化学知识为人类进步服务的观念
教学重点 溶 液
教学难点 电 离
教学媒体 多 媒 体 辅 助 教 学
教学方法 引 导——探 究 法
教学模式 “素养培养教学模式”之“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集中学生注意力。
讲授新课 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溶质、溶剂的状态3、溶质、溶剂的判断4、电离5、乳化现象 通过课本P50页活动天地引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通过一组练习加以巩固。引导分析实例,突出重点,了解溶质、溶剂的状态,学会不同状态下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知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用溶剂。引导探究物质放入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 演示动画突破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讲解乳化现象 观察思考、理解记忆回答问题根据实例做出判断。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实验观看动画,引发思考。回顾联想 培养观察能力,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能力,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分工合作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了解外观现象的内在原因联系实际
小 结 师生共同回顾知识探究验证过程,交流收获、体会
检 测 本节知识检测 出示题目,组织回答 思考回答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作业 1、课本p53 2 目标p34 二、2、32、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溶液对生命、生产活动,科研、实验等的意义。
课堂检测
1、溶液所具有的特征是( )
A.都是无色的 B.组成中一定含水
C.钧一、稳定的 D.各部分的性质不相同
2、一瓶氯化钠溶液的部分的性质( )
A.上面和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D. 完全相同
3、一试剂瓶中盛有无色溶液,它的标签上写这“氢氧化钠”,这是指此溶液中的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4、从组成上看,蔗糖溶液、食盐溶液、酒精溶液中的_______相同,_________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