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章 人与环境
知识梳理
例题分析:
例(2005年江苏高考·40)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了如下调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该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间的关系是 。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3)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调查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
析与解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只有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迅速增加,而其他植物都在减少,2004年有6种植物已经为0,所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间是竞争关系,绘图时要根据表格中数据。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样方法,要随机取样,取所有样方中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外来物种,在我国已成为“植物杀手”,如果不加以限制,将使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导致生态灾难。所以引进外来物种时应慎重,加强生物安全性监测。
答案:(1)竞争 (2)见图
(3)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4)某些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管理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引进外来物种应慎重,加强生物安全性监测
练习:
1.进入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下述原因中主要是(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2.在某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
A.CO2 B.O2 C.硝酸盐 D.磷酸盐
3.有几年,黄河在下游地区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的河段也上移,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温室效应 B.上游地区的过度开发
C.地壳运动频繁 D.降雪量减少,储水量锐减
4.我国在发展和变革过程中,首先面对严峻问题是( )
①人口继续快速增长与迅速老龄化,就业负担沉重
②能源资源日益紧张,已经接近资源负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类型增多、范围扩大、程度加重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粮食单产日益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右图表示4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面哪种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的破坏有关( )
A.森林被大量破坏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D.大量使用农药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B.已经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C.目前已经不再需要控制人口的数量
D.目前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8.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9.在自然条件下,下列不符合生态系统正常发展方向的是( )
A.物种组成多样 B.营养结构复杂
C.功能完善 D.食物链缩短
10.不会造成食物链缩短的有( )
A.稻田养鱼 B.围湖造田
C.开垦草原 D.砍伐森林
1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有关的是( )(多选)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闪电 D.臭氧层空洞
12.用飞机多次大量喷洒DDT,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有( )(多选)
A.消灭了该地区的害虫 B.消灭了该地区的杂草
C.该地区某鸟类减少 D.某些害虫抗药性增强
13.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 。
(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 。
(3)海水的pH值一般在8.0~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值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南方某地有一片热带雨林,最初碳积蓄量500吨/公顷,此时,总生产量每年为60吨/公顷,叶的呼吸量为25吨/公顷,生长量为5吨/公顷,枯死量为10吨/公顷。
(1)已知总生产量=生长量+枯死量+呼吸量,则该地的净生产量是______吨/公顷,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是______吨/公顷。
(2)该林地因人为破坏,碳积蓄量逐年下降,降至200吨/公顷时,该林地进一步被开垦为农田的5年间,碳积蓄量每年减少20吨/公顷。5年后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后的60年内,碳积蓄量以每年5吨/公顷的增加,60年后以每年2吨/公顷的量增加,在右图中标出退耕还林后的160年内该林地的碳积蓄量的变化,从该图可读出,要恢复到该片雨林最初的碳积蓄量需要_______年。
(3)通过本例,请从保护森林的意义及生态学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D 2.B 3.B 4.D 5.C 6.C 7.C 8.A 9.D 10.A 11.ABD 12.CD 13.(1)营养物质(N、P等矿质元素);(2)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虾或贝类)→人;(3)爆发的赤潮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从而使海水pH值上升。14.(1)15 20 (2)见下图 110年 (3)森林可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而生物原始群落在调节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功能优于人工林。从本例来看,一个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一旦被人为破坏,要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生态状况,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保护森林,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十分重要。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