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统编版】(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统编版】(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7 10: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复习旧知—中共一大会议召开
材料一 1921年6月,党的上海发起组织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派两名代表来上海,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一大”的代表中,原已在沪的有李达、李汉俊。7月1日以前到上海的有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等人

材料二 (如右图)
中共一大会议参加代表图
“开天辟地”
“无产阶级专政”
一位真假“国民党”部长
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参加了中共一大会议,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又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促进了国共两党合作,他在湖南创办了新民学会,又是在1949年10月1日上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一位人,再一次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巨变

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人才能有如此魄力?
材料三 毛泽东大事年表
1923年 30岁

????4月,离开长沙到达上海,在中共中央工作。


????6月,在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并担任中央局秘书。


????9月16日,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并受国民党本部总务部副部长林伯渠的委托,回到长沙,筹建湖南国民党组织。
????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国民革命时期
时间:1924年-1927年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背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
(大革命时期)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今抚来思忆北伐
兄弟同心共北伐

兄弟共心建军校

兄弟分心成仇敌
北伐战争目录




兄弟相识与羊城—国共第一次合作
北伐背景—孙中山先生的烦恼
孙中山(叹气): “我为中国革命事业前赴后继,13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洲专制政府,建立了民国政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却又生出更多比满洲政府更恶毒、猛烈的专制政权,哎!现在袁世凯是没了,但北边的军阀可虎视眈眈企图南下灭亡我广州政府啊,我该怎么办呢?”
官员A:“总统,我看不如联合其他支持我们的军阀,组建个讨伐军,北上灭孙、吴、张,如何?”
孙中山(摇摇头):“不行不行,之前在护法战争时期就是因为联合其他军阀,我才被挤出军政府的,这一次还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吗?”
官员B:“总统,不如我们和共产党联合起来,进行合作,这样一来可以巩固我们的政权,也能北伐啊!”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为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孙中山领导过多次革命运动,但都以失败而终,孙中山为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需要自己的军事力量
孙中山:“共产党?嗯,听起来有点道理,但是我们党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任何交道啊,而且据我所知,共产党也没有多少军队,怎么北伐呢?”
官员B:“总统,以前你老是联合其他军阀军队,自己连军队都没有,靠别人还不如靠自己,共产党的人都是有纪律有组织的,一来可以帮组我们训练,二来也能完成总统的北伐大业,恢复中华的梦想啊”
孙中山(赞许的点点头):“好!就这么决定了,我以中华民国总统的身份宣布召开一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各党派各民主人士参加会议,这一次,革命事业一定会成功!中国的未来有希望了啊!”
官员B:“好的总统,我马上下达命令”

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式拉开国共两党合作序幕

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和共产党进行合作,改组为新的革命同盟,进行北伐
“真合作?假合作?”—趣谈国民党“一大”那些事儿
材料四 国民党内的一些人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向来持排斥心理。在讨论国民党章程的时,广州代表方瑞麟提出不能党中有党,要求在章程上写上:“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
—张家康:《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的日子》
破坏国共合作、为难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

材料五 李大钊率先反驳这种谬论,,国民党元老廖仲恺大力支持李大钊,当看到会议气氛有利于国共合作时,毛泽东挺身而出,趁机发言:“主席!主席!39号发言,本席主张停止讨论,即付表决。”经过表决,这名广州代表的提议被否决了
国民党元老之一—廖仲恺
真合作?假合作?—趣谈国民党一大
材料呈现:当时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的秘书长的林伯渠,在1926年5月15日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作党务报告时,欣喜地说,有一件事可以乐观,就是本党在海内外的宣传工作很有进步,“本党在以前对于指导民众运动的宣传工作不很统一,现在可是说比较的统一了”,在深入民众宣传反帝反军阀方面,“本党也都可以指导而有成效”。
毛泽东为推动国民革命运动,通过创办报刊,批驳反革命思想,深入民众宣传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思想,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为建立、巩固和维护国共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民党“一大”会议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
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
领诠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
内容,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
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在马克思学说是指介乎资产阶级/资本家及无产阶级者 。主要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手工业者、小商人、自由职业者等。小资产阶级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或少量财产,一般既不受剥削也不剥削别人,主要靠自己的劳动为生。但是,其中有一小部分有轻微的剥削。作为劳动者,在思想上倾向于无产阶级,作为私有者,又倾向于资产阶级,极易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既具有革命性,同时也存在政治上的动摇性、斗争中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阶级成立—国民党一大成果
(最高)










(最低)

民族资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等级界限制度(工农低下)
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站起来办外交—趣谈国民党一大

材料呈现:“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应当文明国应尽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二)凡自愿放弃一切特权之国家,及愿废止破坏中国主权之条约者,中国皆将认为最惠国。
(三)中国与列强所订其他条约有损中国之利益者,须重新审定,务以不害双方主权为原则。
(四)中国所借外债,当在使中国政治上、实业上不受损失之范围内,保证并偿还之。
(五)庚子赔款,当完全划作教育经费。
(六)中国境内不负责任之政府,如贿选、僭窃之北京政府,其所借外债,非以增进人民之幸福,乃为维持军阀之地位,俾得行使贿买,侵吞盗用。此等债款,中国人民不负偿还之责任。

外交政策从妥协到强硬
精细筹备迎合作—中共三大召开
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
材料六 国民党组织历来涣散,这也是没有凝聚力的症结所在。毛泽东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谭平山……联名以国民党员的身份给孙中山去信,建议……“我们应该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从人民中建立新军队用新的方法和新的友好精神捍卫民国政权,进行民主革命。”
联合国民党及其一切可以联
合的力量,大力推行国民革
命运动
兄弟共心建军校—黄埔军校成立
国共第一次合作产物—黄埔军校









贪生怕死请勿进来
革命者来

材料七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演说中指出:“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的骨干,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
材料八 蒋介石宣称:“本校唯一的特点,就是有个政治部,政治部是要使军人了解现在的经济政治与明了主义”
黄埔之义—中国革命先驱学院
材料呈现:“在大革命的时候有黄埔,北伐胜利了,现在在延安,有个红大,我们要继承黄埔的精神,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息”
—毛泽东
中正剑—黄埔之宝
反帝反封建

爱国爱民


开始北伐,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国民革命军
一堆老革命出来干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序幕)




兄弟同心共北伐—北伐战争

材料九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共北伐!共北伐!
—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歌》
北洋军阀政府
国民革命北伐军

一场殊死决斗的较量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东北王—张作霖
兵力68万
湖北王—吴佩孚
兵力45万
江西王—孙传芳
兵力35万
国民革命军
兵力20万
单挑三大王—北伐胜利进军
铁王—叶挺
激战风云—贺胜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获胜战报
为了挽救直系军阀败亡的厄运,吴佩孚调重兵退守另一军事要隘--贺胜桥。1926年8月27日,叶挺独立团在攻克咸宁后,向贺胜桥乘胜追击。吴佩孚亲自率军主力赶赴贺胜桥迎战。8月30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在杨林塘猛攻突入敌人主阵地,向桃林铺攻击前进。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展开了肉搏战。独立团很快突破了敌方防线,向纵深推进。吴佩孚部从侧翼友军阵地反击,企图对叶挺独立团实施包围,独立团遭到敌军三面炮火的袭击,伤亡很大;第10师第28团和第12师第36团适时增援,协力抗敌,突破吴佩孚部桃林铺防线,向贺胜桥发展进攻。第7军攻占王本立后,迅即向贺胜桥东侧的南桥攻击。吴佩孚部正面失利加上侧背受敌,全线动摇,吴佩孚的督战队连杀数位旅团级军官,仍不能挽回败局。最后独立团从正面攻克了吴佩孚的指挥阵地,吴佩孚乘专列仓皇逃往武昌,手下军队纷纷溃退。北伐军于30日上午攻占贺胜桥,俘敌3500余人。
生死决战—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是湖北省咸宁市境内的军事要隘,武汉南面的第一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26年8月,北伐军攻入湖北。直系军阀吴佩孚急调重兵扼守汀泗桥,企图阻止北伐军北上。26日,北伐军向汀泗桥发起进攻,遇到敌人顽抗,前进受阻;当地农军带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12师(代师长张发奎)第36团(团长黄琪翔)和第10师28团、29团趁夜从小路直插敌阵地前沿,发起夜袭,力克敌军前沿数处要点。次日凌晨总攻开始,35团从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力于铁路桥,30团和叶挺独立团一营加入攻击行列,北洋军全线动摇,开始向咸宁转移;叶挺独立团由当地农军带路,攀越彭碑的崎岖山路绕道古塘角,向正在沿铁路线撤退的北洋军出其不意地发起猛攻,导致北洋军全线崩溃,朝咸宁方向仓皇逃窜,北伐军夺取了汀泗桥。
湖北王 吴佩孚

兄弟之战—北伐战争进程总结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产物: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著名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结果:基本消灭完北洋军阀势力

全国各地工农革命运动兴起
兄弟分心成仇敌—四一二政变

国民革命军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在湖北、江西等重要战场上消灭吴佩孚和孙传芳军队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轰动全国,加上有共产党方面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有效的支持了北伐的正面战场,因此,北伐胜利进军,来源于国共两党的合作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材料十 正当国民革命能够继续进行的时候,革命阵营中因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感到害怕,于是联合江浙财阀在上海举行政变,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士
上海这个原是北伐胜利的城市,一夜之间,成为屠杀共产党人的地狱

材料十一 在蒋介石的一手策划下,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随后,蒋介石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4月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几万工人、学生、市民上街游行。游行队伍在宝山路遭到蒋介石军队的血腥屠杀,死亡100多人,受伤者无数。随后,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几天之内,就有300多人遇难,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国民党右派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受到帝国主义支持,先后背叛革命
蒋介石与1927年4月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宣告国民党右派反革命的胜利

材料十二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人
—汪精卫
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发动“七一五”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反革命标志 青天白日旗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
(国共两党“离婚”)
兄弟可还在?—右派北伐军继续进军
1928年6月,北伐军挺进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的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史称“皇姑屯事变”




1928年底,张作霖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皇姑屯事件—“东北王”之死
张学良
今抚来思忆北伐—回首合作






材料十四 各地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使蒋介石顾忌,让他以为共产党要推翻他,因此,发动了政变,给中共领导机关送上了一份“大礼”
多角度分析国共合作失败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未能认清局势,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人士一味忍让,使中国共产党遭到了成立党以来的灭顶之灾(未认清南京国民政府实质)
材料十三 在发生四一二政变后,原属于中共领导人的陈独秀非但没有领导
军队去反抗蒋介石的反革命军队,反而叫军队把枪交给蒋介石军队,这种
领导错误,是属于右倾投降主义的,是不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没有认清反
革命的局势,一味的去迎合,那么中国革命是行不通的
当时无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实战经验,在以右派大资产阶级反革命的同时,无法进行反抗,因此,中共迎来了一次渡劫……..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材料十五 中国共产党认为,民主革命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要经过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要没收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消灭私有制。国民党大部分官员自然无法接受这一点
材料十六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把自己摆在“在野党”的地位,缺乏以我为主、自觉主动地到国民党中去当“主人”,力争成为国民党的“元核—领导者”的策略和决心,从而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失败
两党的政治、合作方式拥有巨大差异,中共领导人在策略上的根本失误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重大原因
北伐之思—国共两党合作意义
国共两党合作意义
1.推动全国的民主民族革命运动发展,促进北伐革命发展,使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纪元,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进步性)
2.国共两党合作发展迅猛,加上北伐战争的胜利,给帝国主义列强起到了震慑作用(爱国性)

曲终人散—国共对峙
北伐虽然胜利了…….
但国共两党的合作却失败了…….
革命还未结束
中国共产党人不会因为屠杀而怯弱
国民党的大肆屠杀
只会激起工农群众的愤怒
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军队权的重要性以后
1927年8月1日,在那赣江旁的南昌城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