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专著选读】
1.对科举制的评价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转而起了阻止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直到1905年最终被彻底废除为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2.政事堂创设的原因
唐王朝建立后,沿用隋制,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为中央最高权力机关。每一政令的下达,都必须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然而,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见解、观点也难免人各有异,相互间“日有争论,纷纭不绝”,各项政令不能及时下达,以致贻误事机。为此,乃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这一制度,要而言之,就是众宰相在门下省政事堂共同商讨军国大事,消除分歧,统一意见,而后上奏取旨、颁下执行的制度。
——魏向东《也谈唐政事堂的创设时间》
3.租庸调制的作用
唐代的田赋制度称为“租庸调”。租是配给人民以耕种的田地,年老仍交还政府(十八授田,六十还田),在其授田时期,令其负担相当的租额,租额为四十税一(汉代三十税一)。庸即是役,乃人民对国家之义务劳役。唐制每人每年服役二十天(汉代每人每年服役三十天)。调是一种土产贡输,各地人民须以其各地土产贡献给中央,大体上只是征收丝织物和麻织物……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4.两税法的影响
①两税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简化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②两税法按土地资产的多少征税,比租庸调不管有多少土地财产,一律按丁征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多少改变了贫富不均的现象,舍人税地意味着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③两税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④两税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也存在许多弊端:①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受任何限制而越发严重;②由于政府长期不调查资产,不检户口等造成负担不均;③两税法规定“量出制入”致使税额不断增加,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④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绢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据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整理
【素养目标】
[主题立意] 制度变化与创新。
[教学环节及目标]
(1)人才选拔——解决人事任免问题。梳理从汉到唐选官制度的演变,理清各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结合史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理解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体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中央机构——解决皇权相权矛盾。梳理秦汉、魏晋、隋唐中央机构的变化,结合史料认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及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赋税制度——解决财政来源问题。通过相关史料探究赋税制度的发展,理解征税标准的变化和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教材解读】
一、选官制度
1.察举制:汉朝时期创立,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2.九品中正制:
(1)创立:曹魏时创立。
(2)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3)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4)影响: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3.科举制:
(1)形成: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代继承和完善。
(2)影响: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三省六部制
1.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三省六部制: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发展:
①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②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3)特点: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4)职责: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
(5)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
三、赋税制度
1.租调制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租庸调制
(1)内容:唐初规定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footnoteRef:0]3.两税法 [0: ]
(1)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2)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课堂探究】
环节一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视角1 察举制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解读] 第一小问选官原则,据材料一“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得出以德取人;第二小问发展表现,据材料一“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得出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据材料一“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结合所学得出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结论] (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
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视角2 九品中正制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
——《晋书》
[问题] (2)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解读] 根据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并结合下文得出中正官徇私舞弊,根据“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得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根据“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得出扼杀人才,根据“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得出败坏社会风气。
[结论] (2)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视角3 科举制
材料三 科举制的实行,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解读] 据材料三“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可得出有利于统治的稳定,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人才的流动、重学风气的形成、教育的发展等,据材料“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可知科举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人才创造力的发展。
[结论] (3)积极影响:提高了官员素质,有利于统治的稳定,有利于人才的流动;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影响了近现代文官制度。
消极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人才创造力的发展。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环节二 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
视角1 机构变化
材料一 宰相、丞相或相国之成为官名,始于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秦国都有此官职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事。秦汉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导致两汉皇帝不断调整、削弱宰相职权,结果就是以尚书台为代表的中朝官的崛起,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从三公逐渐转至三省。
——王成等《中国政治制度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材料和图示,说明从秦汉到隋唐中央机构的主要变化,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解读] 据图一中三公九卿等信息可得出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据图二中中朝、外朝等信息可得出是汉朝的中外朝制度,据图三中门下省、吏部等信息可得出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原因”据材料一“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可得是为了加强皇权。
[结论] (1)变化: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汉朝的中外朝制度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原因:三公制下宰相位高权重,皇帝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重用身边侍从;中朝官权力不断增大,并逐渐演变成三省制度。
视角2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作用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
——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
[问题]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解读] 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位于皇帝之下,皇权至上,三省各有分工,且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相互制衡、决策机关与执行机关分离。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结论] (2)特点: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三省与六部分工明确;运转具有程序性,相互制衡且突出皇权。
作用:使中央行政运行规范有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深化拓展]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后效率低下的弊端。
环节三 赋税制度的变化
材料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问题] 据材料,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解读] 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得出原因为:土地兼并严重,按丁、户征税无法延续;第二小问“变化”,得出“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这一变化,继续阅读材料“两税法……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可知增加纳税对象(贵族官僚也要交税);第三小问“影响”,依据第二小问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的新变化作答即可,注重三个角度:从纳税对象的变化可以分析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征税标准的变化可以分析得出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
[结论]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按丁、户征税无法延续。
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增加纳税对象(贵族官僚也要交税)。
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深化拓展] 比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赋税 制度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实行 时间 唐朝前期 唐朝后期(780年开始)
前提 条件 均田制的实行 均田制遭到破坏,财政困难
目的 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征收 对象 人口 土地与财产
内容 租:谷物;调:绢和布;庸:纳绢或布代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意义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赋役负担相对减轻,开垦了许多荒地。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 统一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开放课堂]
现实情境——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
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问题] 指出科举制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借鉴科举制的原因。
[参考答案] 相同: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原因:科举制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学者写道:“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皇帝总是要和当时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贵族集团或豪强大族联姻,以加强皇权和他们的联系。”与材料所述现象相伴随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藩镇制
解析:B 分封制存在于先秦时期,而皇权是秦朝才出现的,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分析可知,魏晋时期君主要依靠贵族集团或豪强大族维持统治,士族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人才选拔,担任宰相和高官,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皇权不需要依靠贵族集团或豪强大族维持统治,C项错误;藩镇制下节度使权力在地方,与在中央“担任宰相和高官”无关,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解析:A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独有的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成为重要的理念。B、C、D三项说法与材料中“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要求不符。
3.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 )
A.制约丞相权力 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 D.监察三公九卿
解析:B 材料指出建立中朝的原因是三公九卿“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B项正确;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制约丞相权力,但与材料中建立中朝的原因无关,排除A项;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君主专制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中朝不属于监察机构,与监察三公九卿无关,排除D项。
4.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
A.替皇帝起草诏令 B.审核诏令内容
C.负责诏令的执行 D.负责监察百官
解析:B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可知,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审核诏令内容,B项正确。
5.以下是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表中材料解读正确、全面的是( )
年份 纳税户数 中央赋税收入
大历十四年(779年) 120万户 1 200万贯(包括盐利)
建中元年(780年) 310万户 1 350万贯(不包括盐利)
A.由于人口大幅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
D.纳税面扩大,虽税额、税种不增加,但国家收入增加
解析:D 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780年”,唐政府于这一年开始推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官僚地主也要纳税,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纳税户数的增多是因为纳税标准的变化,不能反映人口大幅度增加,A项错误;从表中中央赋税收入可以看出增长明显,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赋税收入,与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无关,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安史之乱后,军费急需,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在两税法推行过程中,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吏又在两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如“间架税”“除陌钱”等等。沉重的苛捐杂税,使劳苦人民陷入了生不如死的悲惨境地,“两税法”实际上已不再存在了。
——《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实行两税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朝的两税法改革。
解析:第(1)问,据材料“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得出土地兼并严重,逃亡农民增多;据材料“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得出租庸调制维持困难;据材料“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得出地方税制混乱,阶级矛盾尖锐。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评价,积极方面强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材料中“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吏又在两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敲诈勒索”“‘两税法’实际上已不再存在了”反映出改革中遇到极大阻力,因腐败问题而中止。
答案:(1)原因:土地兼并加剧,农民大量逃亡;租庸调制难以维系;地方税制混乱;阶级矛盾尖锐。
(2)评价:积极:改变了古代征税标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消极:改革触及官僚地主利益导致改革中遇到极大阻力;改革因施行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而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