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重要知识点汇编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重要知识点汇编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7-18 20: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传衍来的。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21世纪教育网
(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 ---- 选择的基础
2.生存斗争 ---- 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
(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 ( http: / / www. / Subject / shengwu.html ),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 ---- 进化的内因
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
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 ---- 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2、基因库: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及其相关计算
基因频率(A)=
例题
1.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24% 72% B.36% 64% C.57% 43% D.60% 40%
补充:伴X遗传的基因频率
Xb/XB+Xb=(2XbXb+XBXb+XbY)/(2XX+XY)
和非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不同点就在于Y染色体上无B的等位基因,女性含有2个X,男性只含有一个X。所以XB+Xb=X染色体的数目=2XX+XY。
例题:
2.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
A.13.2% B.5% C.14% D.9.3%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一)、物种的概念
1、物种的概念
2、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共同进化
1、概念
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2、含义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多样性
1、生物多样化的内容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
(1)关键点: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产生影响;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登陆改变着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
(2)进化顺序 简单 复杂 水生 陆生 低等 高等 异养 自养
厌氧 需氧 无性 有性 单细胞 多细胞 细胞内消化 细胞外消化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高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