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文艺汇演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文艺汇演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17 21: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文艺汇演
复习课件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18.锣鼓声声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19.声音的旅行 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0.不同的声音 不同声音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响度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发声物体的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0.不同的声音 认识噪声及其危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的来源主要包括交通噪声、生产噪声和生活噪声。
减弱噪声的办法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认识超声波和次声波
每秒振动高于20000次的声波叫做超声波,每秒振动低于20次的声波叫次声波。人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不少动物能听见。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1.舞台灯光 光的的传播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所以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产生影。
光的叠加
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色光叠加可以得到新的色光。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2.反射光 认识反射光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反射在一个点上的光线越多,光斑就越亮。
3.随着镜子的移动,反射的太阳的光线也跟着移动。
4.反射光可以经过多次反射(潜望镜原理)。
光的反射也有一些弊端,不科学的使用也会造成光污染。

知识梳理
主题 知识点
23.美丽的彩虹 彩虹的形成原理
白光(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这些色光合起来又形成白光)。在雨后,空中飘浮着许多小水珠,它们就像一个个悬浮在空中的三棱镜,阳光通过它们时会发生折射,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带,天空中的彩虹是太阳光被雨滴色散而形成的。
彩虹产生的条件
适当的角度:包括阳光的角度和视线的角度。

1.声音是由(???????????)产生的,它能在(?????)、(?????)、(??????)中传播。???声音有高低、(?????)、音色之分。?

课堂练习
物体的振动 气体 液体 固体 强弱
2.光是沿着(?????)传播的。???????

课堂练习
直线
3.在鼓面上放几粒小豆子,然后敲鼓,会看到_____的现象,得出__________的结论。?

课堂练习
豆子在跳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4.彩虹的形成与( )和( )有关。
课堂练习
阳光、水
5.太阳光是由 、 、 、 、 、 、 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课堂练习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6.声音有 有 ,当物体 时,发出的声音的越 ,当物体振动 时,发出的声音就 。

课堂练习
高,低,振动越快,高,越慢,越低。
7.潜望镜是利用镜子能反射光的性质制成的。
( )


8.白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白颜色的光,黑色的物体只能反射黑颜色的光。( )


课堂练习
×

9.彩虹的出现一般都是雨过天晴的时候,因此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有关。( )


课堂练习
10.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


11.不同颜色的光叠在一起会产生新的色光。( )

课堂练习
12.在太阳光的下面晃动镜子,反射光会移动,将几面镜子的反射光叠在一起,反射光会变得更亮。( )



1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练习
在雨后,空气中漂浮着许多小水珠,它们就像一个个悬浮在空中的三棱镜,阳光通过它们时,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带,然后再反射回来,我们就看到了“彩虹”。
课堂练习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4.减弱噪声的办法有哪些?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