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写读后感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次习作对所读的内容没有进行限制,只要是认为有意义的或非常有感触的都可以写。具体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巧选感受点,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4.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重点难点
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一则名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有三个年轻人,他们都曾为图书馆抄写过图书。第一位年轻人只是认真地照着书本一字不差地抄写,后来,他成了一位书记员;第二位年轻人一边认真地抄写,一边把书中不通顺的句子和错别字做了适当的修改,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气的编辑;第三位年轻人不但抄写,还边抄边写笔记,将自己的观点、读书的体会、感受都记录下来,遇到一些错误的观点,还写批判性的读后感。
导语:同学们,故事中提到的第三位年轻人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读了这则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生自由发言。)
2.教师简单总结,引出本次习作。
过渡:同学们,可见,只读书不行,还必须学会思考;只是思考也不行,还要学会动笔写下自己的思考感受,也就是写读后感。只有这样,才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心灵。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觉得写读后感难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挑战一下自己,写一篇读后感,好不好?(板书:写读后感。)
二、点拨技巧,交流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文字,给出问题。
思考:(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2)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3)该如何写作?
2.学生分组交流以上问题,教师巡视,并相机点拨。
3.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示例:
生1:要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
生2:要选择一两个让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来写,感想要真实、具体。
生3: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教师小结:写读后感不是大篇幅抄录原文,而是简单地概括主要内容,读后感应以写读后的“体会”为主。要写得有真情实感,所写感想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样才能打动读者。此外,还要写出独特的、新鲜的感受,这样才能吸引和感染读者。
4.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5.教师总结本次写作要领。
明确:第一,读原文,抓重点。第二,摆好位,侧重“感”。第三,抓住“点”,联实际。第四,定标题,明写法。
? 确定标题的方法。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是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
?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三、融入情感,完成初稿
1.学生开始写作初稿,教师巡视检查,记录下写得不错的片段,后面进行展示阅读。
过渡:同学们,我们读过太多的文章和书籍,其中总有让自己感触深刻的内容,或是精彩的情节,或是典型的人物描写,或是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刻的哲理……。所以我们可谈的内容很多。我们在选择“感点”的时候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写的感想才会真实、生动,才不会给人无病呻吟之感。
2.指名学生朗读所写片段,其他学生听一听、评一评。
过渡:同学们写完了吗?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他们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我们再来评一评,看看他们是否抓住了“感点”,是否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片段示例: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在惊叹于圆明园壮丽风景与珍贵文物、宝物的同时,也深深地痛恨无比残暴、无比野蛮、无比自私、无比贪婪的侵略者,痛恨他们的罪行。正是他们将我们国家这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占有很高地位的举世闻名、盖世无双的皇家园林焚烧成了废墟,让我们国家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他们却靠野蛮掠夺得到了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这让我感到非常愤怒。但更让我愤怒的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们治国无方,没有让我们的国家变强大,所以在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时,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原本无比强大的民族,这个原本无论哪个国家都不敢随意欺负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慢慢消失……
3.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桌听一听,相互交流。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评改。
点评重点:(1)感受是否真实;(2)语句是否通顺;(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能尝试自己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删掉或精简与感点关系不大的内容;(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点评。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总评:本文思路清晰,先写自己学完文章的感受,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文章内容,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文章内容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并得出感悟:要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全文语言流畅,表达感情真挚动人,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誊写在作文本上。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所学,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写读后感的方法,明确了写读后感的要领——“引、议、联、结”。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________,尤其是________同学,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在这次习作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用词诀窍、修改作文的方法等,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写读后感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但据我的观察,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写读后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老师不太愿意讲,感觉比较难讲,学生就更不愿意写了。所以这节习作指导课我就当成是对我和学生的一个挑战。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写读后感应该有感而发,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通过发放一些材料,训练学生提炼“感点”以及就“感点”谈感想的能力,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对读后的感受有进一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通过范文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引、议、联、结,并让他们知道读后感中“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以及如何写好“感”。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较好地让学生掌握了写读后感的步骤,彻底改变了他们过去对读后感的错误认识:重在复述内容,感想就几句即可。但这次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就是时间分配上不太科学,没有留下更多时间去很好地引导学生就自己身边的事例谈内心感受,我在以后的习作教学中一定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