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交流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2.体会句中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3.体会对比人物前后不同表现的表达效果,再进行仿写。
4.进行书写训练,把握钢笔字篇章书写技巧。
5.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描写边塞风光和送别情景的诗词名句。
重点难点
1.交流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2.体会人物的内心及变化,并能进行仿写。
3.积累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时安排
2课时
1.感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不同方法。
2.体会人物的内心及变化,并能进行仿写。
1.把握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人物的内心及变化。
一、交流平台
1.激趣谈话,导入话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着重分析所刻画的人物,尤其是体会人物的内心。对人物及其内心分析准确了,也就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2.师生交流,教导方法。
示例:
师:描写人物的内心,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你们知道描写人物的内心有哪些方法吗?
生1: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
生2:也可以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暗示人物的内心。比如人害羞的时候会脸红,犯错的时候会耷拉着脑袋不吭声,兴奋的时候会眉飞色舞……这些心理活动都可以借助对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反映出来。
师:你说得很好,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同学们能结合学过的课文具体说说吗?
生1:《青山处处埋忠骨》中,“‘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从这两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毛主席因为失去爱子而极度痛苦的心理。
生2:《军神》中,“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沃克医生因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而感到十分震惊,因而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
3.教师对这一板块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练习体会其他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内心的句段。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了解了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去体会我们学过的其他课文,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三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2.分组讨论,品味句子,交流展示。
交流后明确:第一句话反映的人物的内心是失去爱子的痛苦;第二句话反映的人物的内心是对完成任务的坚定;第三句话反映的人物的内心是因战士们而生的感动和对战士们的心疼。
3.教师引导学生参考例句,进行写话训练。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三个句子所反映的人物的内心,在诵读的同时,你能仿照例句的写法,想象在以下情景中人物会有怎样的表现,然后选取其中的一种写一写吗?(课件出示备选情景)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预设:选定一种情景,描写人物当时的表现,突出人物的内心。“焦急地等人”,人物的内心应为“焦急、急切”;“期待落空”,人物的内心应为“伤心、失望”;“久别重逢”,人物的内心应为“高兴、欣喜”。确定了这些内容后,可以想象一下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可能会说些什么,然后具体地写出来即可。
4.指名展示自己所写的片段。
示例:
久别重逢——在外留学三年,他终于要回来了。下了飞机,父母已在机场等候多时了,他的目光一下子就直射到了他们身上。年迈的父母正焦急地东张西望,等待着他的出现。他穿过拥挤的人群,大喊了一声:“爸爸妈妈。”父母愣了一下,然后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把目光转向了他们挚爱的孩子。来不及说一句话,来不及大哭一场,他就已经被人群挤着,奔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与他们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5.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给出的两个句子,学生读句子,引发思考。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思考:上面的句子都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后明确:第一句话中的“一向从容镇定”与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形成对照,突出地表现了沃克医生的紧张。第二句话中平时的“一笑而过”与这件事让“我”“无法释然”“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形成对照,说明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困扰之大。通过与平时不同表现的对比,能更生动、具体地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示例一:工作中,李岩一向冷静,可这次却有些慌乱,他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眉头紧锁,嘴里不知在低声说着什么。
示例二:才才对学习一向认真,可是这段时间一直心不在焉,上课时不能集中精神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
7.指名朗读仿写的句子,写得好的句子,教师可抄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品鉴。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我们交流了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加深了对本单元所学课文的理解。此外,我们还结合例句体会了人物的内心及变化,并进行了仿写。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堂课所学的内容,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1.进行书写训练,体会钢笔字篇章书写技巧。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积累古诗。
1.把握钢笔字篇章书写技巧。
2.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一、书写提示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范例,并进行书写比赛。
预设:学生统一开始书写,写完后举手示意。教师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在学生评选优秀作品的同时点评篇章书写的要领。
明确:所谓篇章书写,是指对一篇文章的整体安排。书写篇章不仅要写好单个的字,还要使许多字组成的篇布局合理、和谐统一。篇章书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纵写,一为横写,而横写格式是运用最普遍的章法形式。横写格式总的要求是:(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2)字序由左到右,行序由上到下;(3)每一段的首行都要空两个字,以使段落分明;(4)句间要用标点符号断开,以便于识读;(5)标点符号宜小,要写在字的右下方,不能写在一行之首;(6)字距小,行距大,行间要清楚;(7)字体要前后统一,不要开头工工整整,到后边却潦潦草草。
2.邀请书写较好的学生介绍书写的诀窍,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做好总结。
明确:要想提高书写的速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集中注意力;(2)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3)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注意手指与手腕相互配合,同时运动,通过手腕的活动带动手指的运动,手指再带动手中的笔;(4)一句话(诗)要连贯地写下来,可以先熟悉要抄写的内容,再一句一句地抄写;(5)书写速度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
3.教师布置书写任务,学生在课后进行书写练习。
4.教师征集学生的优秀书写作品,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辟出一个展示栏,张贴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品鉴。
二、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朗诵音频,引导学生学习这一板块中的两首古诗。
过渡:唐代是中国诗歌成熟的阶段,也是诗歌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还有的抒写个人抱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唐诗,近距离感受它们的风采。
2.学生齐声朗诵,教师指名诵读两首古诗。
诵读示例: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及两首古诗的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 字季凌,并州(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他的诗想象奇特,感情饱满,风格豪放飘逸,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创作背景:
《凉州词》作于王之涣辞官居家的十五年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远游期间的作品。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于送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诗。
4.教师讲解两首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进行简要赏析。
重点词语: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何须]何必。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的尽头。
诗意:
《凉州词》遥望黄河上游,远远的好像从白云里流出来,一座孤城耸立在高山峻岭之间。羌笛奏出悲伤的《折杨柳》,好像在埋怨这荒凉严寒的边陲春光来迟。其实这又何必呢,因为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外来的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到扬州去。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边。
赏析:
《凉州词》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人描绘了我国古代西北边疆雄伟壮观而又荒凉萧瑟的景象,并对常年驻守在此的将士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诗的后两句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豁达、广阔的胸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歌通过描写春天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5.出示教材插图,指名说说读完这两首古诗的感受。
6.教师配乐,学生竞相朗读,边读边感受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7.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古诗,扩充知识储备。
边塞诗集锦
碛 中 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书写练习,掌握了钢笔字篇章书写的技巧。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首边塞诗和一首送别诗。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不仅积极动脑,认真学习,而且在课下搜集资料,提前了解了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相关知识。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是值得嘉奖的!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并在课后积累古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