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0课 梨园春秋(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0课 梨园春秋(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18 06:5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王国维
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傩”,我国古代一种驱鬼逐疫的风俗,称傩舞,又称鬼戏。
·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两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男戏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新唐书·礼乐志》


瓦舍(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易聚易散。
——吴自牧《梦粱录》
·瓦舍(娱乐场所)


历史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的场所——瓦肆。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



温州


流行于温州一带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到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
·
标志着戏曲的形成
·
上则朝廷君臣政治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不得其情、不穷其态。
—— 元·胡祇遹《紫山大全集》


蒙古人
色目人(中亚)
“汉人” (中国北方人)
“南人” (中国南方人)
一、官
二、吏
三、僧
四、道
五、医
六、工
七、匠
八、娼
九、儒
十、丐
元代知识分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 层,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文学艺术水平。
1、形成:北方地区

2、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3、代表:

4、特点: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元杂剧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 朴《梧桐雨》
·元朝的娱乐场所
·《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场》
·“元曲第一家”
·“东方的莎士比亚”
·蒸不烂、煮不透、捶不扁、炒不爆
关汉卿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
“我窦娥真的是被冤枉的,我的冤屈只有老天爷知道。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我死后,一要让这刀过头落,一腔热血全溅在上空的白练上,二要天降大雪,遮盖我的尸体,三要让楚州从此大旱三年!”
·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王实甫
崔莺莺出身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崔相国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昆山


兴起于江苏昆山
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融 诗、乐、歌、舞、戏于一炉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
从明中叶到清康熙末,
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
汤显祖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尔不可与死,死尔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
川剧

黄梅戏
越剧
湘剧
京剧
百戏之祖!



北京

为何京剧形成、流行于北京?


最初流行于北京
①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②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⑶四方艺人聚集,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乾隆帝
“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进京”





“徽汉合流”



正式形成



“同光十三绝”





乾隆年间
道光年间
道光二十年
(1840)后
同光年间
民国年间



徽班进京
走出国门



为何京剧被称作“国粹”?
① 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
②京剧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


唱功


音乐性念白


表演


武功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长袖善舞


男子


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


滑稽人物,称小丑、小花脸等


女子
蓝脸的多尔礅
盗玉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忠勇正义


刚烈桀骜


勇猛暴躁


奸诈狡猾


鲁莽直率
脸谱颜色的含义
A.红:忠勇正直;
B.紫:刚正威严;
C. 白:一种是用于童颜鹤发的英雄、将官,一种是奸凶武人;再一种刚愎成性;
D.黑:铁面无私,性情猛直;
E.金银或杂色:显示神仙面现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
F.黄:人物之骁勇暴躁;
G.蓝:人物之刚强阴险;
H.绿:人物之勇猛、莽撞
固化大众的历史认知
梅兰芳
尚小云
程砚秋
荀慧生
A、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B、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C、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D、唱、做、念、打结合;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E、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京剧的表演特色


越剧

黄梅戏

豫剧

粤剧

评剧
中国的地方戏曲
除京剧以外,中国还形成了其他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有360多种,称得上世界之最。
1、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小试身手
2、之所以流行这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落后

B、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劣

C、人们思想愚昧

D、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3、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4、徽班进京的直接原因是:
A、谋求艺术发展
B、满足皇室文化娱乐需要
C、庆祝康熙寿辰
D、与昆曲进行竞争

5、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  )
A.京剧是在融合了各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
B.京剧属于我国的“国剧”
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

6、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主要是指:
A、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与要求
D、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7.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8、“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9、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元杂剧为基础发展而来
B.南方剧种入京融合而成
C.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
D.乾隆年间京剧剧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