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19 10:2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
【学习目标】1. 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重要性;
2.通过铜绿的性质探究实验了解常用的实验仪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认识铜绿的性质。
【学习重点】研究铜绿的两个实验。
【学习难点】铜绿两个实验的基本实验操作。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阅读〗P137-140的《中学常用的化学仪器》和《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你知道哪些化学实验仪器?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使用时有哪些主要事项?
二、思考与交流
(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学习化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利用 对物质及其变化 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
2.铜绿和盐酸作用。
阅读教材,观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铜绿是一种 色 体,主要成分是 ,盐酸是一种 色 体。
实验步骤:
(1)取少量的铜绿放入试管中(怎样放入?);

(2)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稀盐酸(如何吸取?);

(3)在试管口上方垂直向下滴入稀盐酸;
(4)处理实验废液。
实验现象:绿色粉末逐渐 ,生成 色溶液,同时有 产生。
实验结论: 。
3.铜绿受热变化
实验步骤:
(1)取少量的铜绿放入试管中;
(2)点燃酒精灯;
(3)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怎样操作?为什么?);
(4)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加热时应先
再 );
(5)熄灭酒精灯;
(6)处理实验废液;
(7)洗涤试管;
(8)整理好实验台。
实验现象:绿色粉末逐渐变成 色,试管口有 出现。
实验结论: 。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你对铜绿有什么认识,写出铜绿的三点性质。
(1) ;
(2) ;
(3) 。
三、总结与反思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如何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
3.使用量筒时要注意什么?
4.铜绿受热常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能观察到哪些现象?在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达标检测
1.取用碱式碳酸铜粉末装入试管时用 ( )
A.镊子 B.药匙或纸槽 C.玻璃棒 D.直接从瓶中取出
2.下列点燃或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 )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铜绿中加入盐酸有大量气体生成
B.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生成一层红色的铁锈
C.面粉放在燃烧匙中灼烧变成白色的残渣
D.碳酸氢铵受热后逐渐消失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试剂瓶塞取下后应倒放在桌子上  
B.酒精灯的灯帽取下后应正在放桌子上
C.试管洗干净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   
D.胶头滴管不用时应倒插在试管架上
五、课后训练
1.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是 ( )
A.烧杯 B.试管 C.集气瓶 D.量筒
2.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桌子上燃烧起来了,简单合理的灭
火的方法是 (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灭火器扑灭 D.用湿布盖灭
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待1~2s取下来,可观察到
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火焰的 (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位
4.取用块状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应该用的工具是 ( )
A.药匙 B.镊子 C.纸槽 D.滴管
5.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
6.下列有关使用胶头滴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胶头滴管主要用于取少量液体
B.使用时先挤压胶头,再伸入溶液中吸取
C.洗涤胶头滴管时可取下胶头冲洗
D.使用过程中将胶头滴管平放在桌上
7.小明在量取液体时,他首先将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然后他将液体倒出一部分,由于匆忙,他俯视液面,读得的体积为22 mL,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20 mL B.少于20 mL
C.大于20 mL D.19 mL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给容积为30 mL,内盛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2 mL
C.将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芯上加热
D.试管内不管是固体还是液体,加热时与桌面都必须呈45°
9.取用固体粉末时,一般用 或纸槽,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 和 上,可先使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 (或纸槽)小心地送至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10.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变化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2)植物的光合作用

(3)铜绿受热分解





订正、笔记栏: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