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名称 8.1人类的食物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课 授课班级 七年级(1)班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七年级下册开篇中的第一节,本节中安排的活动有交流、演示、实验、讨论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有趣的实验探究,亲身体会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本节有充分详实的资料让学生明白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的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能明白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也会进一步主动思考这些营养成分如何被吸收利用,更能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我校处于农村,学生数少,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但农村的孩子对生活中的事物有着细致的观察力,加上一学期的生物课学习,能尝试收集整理信息,与他人合作交流。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鉴定自己带来的食物,展示实验探究和查阅资料的结构,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 2.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举例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性㈡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2、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㈢情感目标: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难点:1.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师: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反思纠正
六、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PPT、导学案、鸡蛋、面粉、花生、维生素C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白纸。 学生:查资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一人带一份喜欢的食物。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与学生聊食堂早上吃的食物,初步引导学生分析早餐营养均衡。 前几天课件跑操有别的年级的同学晕倒了,后来送去医院挂瓶,听说是挑食不爱吃早餐。 引导学生不要挑食,认识到食物中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思考: 不吃早餐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在医院挂瓶应该输入什么物质? 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在食物中摄入什么营养物质? 讨论交流 由生活中的问题引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 明确本节课探讨的核心问题,引发积极思考
展示交流 “我最喜欢的食物”分享 指导学生分组展示最喜欢的食物,给学生示范分析包装食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在配料表中应体现食品的所有配料,其中含量越多的排得越前面。营养成分表则展示每100g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所占百分比。 引导学生总结食物的六大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就是糖类) “我是营养师”环节 分组上台展示“我最喜欢的食物”并回答: 本组带来的食物有哪些?这次分析的是哪一种? 为什么喜欢这种食物? 配料表中含量最多的是什么? 这种食物里面最多的营养物质是哪一类? 共同总结食物的六大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能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尝试归纳实验检测食物的一些方法
微课讲授 播放微课,展示详细的六大营养物质的鉴定方法。 水-用火烘烤 无机盐-燃烧 脂肪-在白纸上按压 淀粉-遇碘液变蓝 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反应 维生素C-加碘的淀粉溶液有褪色反应 观看,思考并讨论本组要检测的食品和相应的营养物质,讨论设定实验方案 用提前做好的微课视频代替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在大屏幕上更清楚地观察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思路更清晰。
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检测自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某一项。 (班里19个学生分成5组,一组检测水和脂肪,其余四组分别检测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 教师示范上台汇报小组实验结果及查阅到相关资料的方式: 本小组检测的是XX食物中,是否含有XX(六大营养物质中的哪一类)。我们用的实验方法是: 。实验现象为: 。实验结论是XX食物中含有XX。 我们通过查阅网络(或具体书籍)得知: 。 组织学生做好笔记并向汇报的同学提问。引导学生讲述相关知识。 “我是检验师”环节 根据所学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的方式。通过亲手实验,掌握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 “我是小老师”环节 每组派出两名同学,一个上台汇报实验结果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结果。用自制的课件展示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来源。另一个在黑板上同时补充相关板书。 从理论水平指导动手能力的提高,再从实验操作的亲身体验强化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引起学生关注食物与人类健康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上台的勇气和科学严谨的口头表达
网络构建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收获,你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回忆并答出营养成分的种类,主要食物来源及主要功能,并互相补充。 将所学知识用概念图串起来,加深印象
当堂演练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 完成导学案相关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知识
九、板书设计: 8.1 人类的食物 无机物:水、 无机盐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糖类: 有机物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十、教学反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