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探究:作为14-16世纪的两场重要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有哪些异同?
相同:
①背景:西欧资本主义兴起 ②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③对象:封建教会、神学 ④核心:人文精神 ⑤.影响
不同:
①发源地:前者在意大利,后者在德意志
②影响:
形式: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神学;后者建立不同于天主教会的人文主义神学
范围:前者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后者形成一场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思想、反天主教统治)
影响:前者促进近代科学兴起;后者为资阶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这个人生活的84年,处于君主制度的极点和大革命的黎明之间。”他出生时,路易十四仍然在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登基;他的摇篮笼罩着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
——摘编自《雨果在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安葬伏尔泰的法国先贤祠
14、理性之光
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什么是启蒙?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先驱们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岳麓版必修三教材
理性: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时空定位
材料四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一、探秘启蒙之源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较高。但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思想
自然科学的发展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反封建
封建制度和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反教权
反王权
文艺复兴
(从宗教外部)
(从宗教内部)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用理性科学作为武器)
启蒙运动过程
(17—18世纪)
兴起——英国(17世纪)
高潮——法国(18世纪)
扩展——欧洲其他国家
霍布斯、洛克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康德(德国)
二、理性之光
孟德斯鸠
材料六 他(孟德斯鸠)批评共和政体容易走向“极端平等”…主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建立开明君主立宪制,也就是受国家基本法律约束的君主执政。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摘编自王美芝《浅析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材料七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
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权、对有关国际事务的执行权和对民法有关事务的执行权。 在自由的国家里,每个人都被认为精神上是自由的,不受他人的支配,应该使人民集体拥有立法权。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联系教材内容,分析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 有哪些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开明君主制;法治;三权分立
制约
与
平衡
司法权
行政权
立法权
法庭
君主
议会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伏尔泰雕像
伏尔泰(1694—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等方面写了大量著作,近百卷之多。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是他们的导师。
他一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精神上的准备。
他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历史著作和哲学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伏尔泰】
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A、猛烈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从根本上否定封建统治。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B、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赋权利,歌颂理性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国实行开明君主制
他在启蒙运动中的影响之大,甚至连欧洲很多王公贵族都以能够与他结识为荣。然而在法国,由于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他遭到统治者迫害,被当局流放英国,甚至他死后,也不准把他葬在巴黎。1791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他的遗骨迁葬于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灵车上这样写着:“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伏尔泰】
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评价:
A 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B 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囚禁了国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六在狱中读过伏尔泰和____的著作后,心酸地感叹道:“是这两个人,而不是雅各宾派推翻了我的王朝!”
——柏克《法国革命论》
路易十六上断头台
法国《人权宣言》
卢梭
材料十 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公意”;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
——摘引自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材料十一 人们必须建立一种足以值服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它只能由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自愿而无条件地放弃并让渡一部分“自然权利”,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权威以进行统一的治理,这样,国家就诞生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十二 卢梭指出:压迫者是靠暴力进行统治的,但是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被剥夺了自由的奴隶终究会起来反抗的。人民是可以用暴力推翻暴君的。
他的理想中的国家是一个小型的民主共和国。他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
——《世界史·近代史编》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卢梭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去建立?
人民主权,法治,建立社会契约,暴力推翻暴君,建立小型民主共和国
“这场革命,导师是卢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是马背上的卢梭 。”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歌德如此评价他:“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卢梭的思想对法国社会的影响巨大,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卢梭】
康德
材料十三 康德则认为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捕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十四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结合教材,思考康德对于自由的观点
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来保证。
人非工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思想家 著作 主张 相似点
伏尔泰 《哲学通信》
孟德斯
鸠 《论法的精神》
卢梭
《社会契约论 》
康德
(德)
《纯粹理性批判》
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
自由平等;君主立宪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共和;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
人非工具,以人为本;尊重他人
1、崇尚理性
2、提倡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等
3、即反对封建专制,又反对教权主义,
4、构划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的社会蓝图,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色彩
理性主义
人权
法治
三权分立
(防止专制)
社会契约
(否定君权)
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总结升华
天赋人权
(否定特权)
人民主权
(否定王权)
自由平等
(否定特权)
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
第六条 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
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人权宣言》
中外法律文件是如何体现启蒙思想的
三、启蒙之果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④对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⑤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对中国辛亥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⑥为人类文明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启蒙之果
①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丰富和发展人文主义内涵,描绘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理想蓝图,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高度。
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演变
古希腊
前5-4C
人是万物的尺度
文艺复兴
14-16C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16C
因信称义
启蒙运动
17-18C
理性主义
人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挑战教会权威
强调自己的理智判断,批判专制和神权
人性
人权
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起源——古希腊先哲的觉醒:
“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倡怀疑,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作用。
(2)复兴——文艺复兴: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
(3)发展——宗教改革:
信仰得救,挑战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4)高峰——启蒙运动:
高举理性主义旗帜,提倡民主科学,宣言自由平等,推崇真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背景(资义程度)
中心
批判对象
斗争方式
核心内容
性质
侧重领域
影响 相同
不同
14~16世纪
16世纪
17~18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教会神学体系
罗马天主教会
专制王权与教会特权
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
抛弃宗教外衣,公开批判
人文主义:人性
人文主义:自主
理性主义:人权
思想领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文艺
宗教
政治
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日心说)
加强了专制制度;促进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和世俗教育)发展
为资级革命作舆论准备;为资级政权提供政治蓝图;影响世界
思考:在17世纪前后,中国、西方分别出现了批判思想,结果却截然相反,为什么?
中国:(1)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
慢并受束缚;
(2)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势力强大;
(3)实行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西方:(1)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封建势力相对弱小,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四、反思理性
材料十五 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的权威,并相信存在着普遍永恒的理性真理。而启蒙的批评者所对准的就是这一理性普遍主义。
首先,在他们看来,启蒙运动借这一普遍永恒的概念,所推行的只是强权和压制。
其次、启蒙运动确立理性的权威,以人代替上帝作为价值中心,必然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类以征服自然的主人自居.把人置于生态环境的对立面,从而导致现代社会人与环境的不协调。
第三,启蒙运动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反对权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近代强调个人生存权利、个人价值和尊严,把权利置于中心地位的个人主义。
第四,启蒙运动导致唯科学主义的兴起,使得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也渗透在一切人文社会科学中,科学取代和窒息了人文,从而出现了社会科学越发达、道德精神则越堕落的状况,使人类处于一个缺乏人文关怀的、由技术专家统治的社会之中。
——龚群《反思启蒙与继续启蒙》
【合作探究二】联系材料和本课内容,提炼观点进行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理智地看待理性?
避免极端个人主义
防止误用科学
重视道德、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调和人与环境的矛盾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理性”的含义是:
古罗马奴隶曾喊出过“不自由,毋宁死”豪言壮语,中国农民领袖也曾有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胆诘问,这都是人类为争取和实现人权的斗争,请你判断启蒙运动中下列思想家在人权问题上取得最高成就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加尔文
康德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这和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1.(海南)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
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
2.(山东)“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
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
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C
A
权利:法律概念,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
权力:政治概念,政治上的强制力和支配力量。
3.(江苏)“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
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
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
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A
4.(海南)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
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
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
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
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
君主统治!”
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C
5.(江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