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亚洲概述
地质版地理七年级
第七章 第一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初步学会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1、读图说出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说出河流流向及其相互的关系 。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在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亚洲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法: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直观感受法、读图分析法.
?
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图分析.
???
三.教法学法
(一)导入:
四.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亚洲的位置,了解了亚洲的世界之最,今天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
4.教学设计
(二)、新课教学:
1.亚洲的地形
2.亚洲的地势
3.亚洲的河流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4.教学设计
亚洲地形图
1.读图说出亚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
自然环境:地形
2.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地形以 为主。
4.教学设计
亚洲地形图
二、新课教学:
1、自然环境:地势
1.让学生读亚洲地形图,判断亚洲地势的特点,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2.这样的地势特征对亚洲河流有什么影响呢?
4.教学设计
1.让学生从亚洲的河流图上分别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河流。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
流入印度洋的河流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亚洲的河流
二、新课教学:
自然环境:河流
小组合作
1、贝加尔湖
4.教学设计
自然环境:湖泊
2、死海
4.教学设计
亚洲的地势:
北冰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地中海
鄂毕河
叶尼塞河
黄河
长江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高
河流: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亚洲的河流
1.让学生勾勒出主要的河流主干,根据河流流向来判断地势特征。
2.让学生找出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流,引导学生分析地势落差、水量与河流水力资源间的联系。
3.让学生找出冬季结冰的河流,分析这些河流的纬度位置特点,及与气候的联系,为下节课气候学习做铺垫。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总结学习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的方法
4.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4.教学设计
完成地理练习册相关内容。
5.板书设计
地形
河流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地势
气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