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 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 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19 11: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水的组成课时提升训练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24分)
1.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计划,下一步我们将开展空间实验室工程的研制建设,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性核心舱,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造。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部有水珠生成
C.接触烧杯感到发烫
D.开始安静地燃烧,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爆炸
【解析】选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燃烧生成水,故在冷而干燥的烧杯内部会观察到有水珠生成;氢气燃烧放热,故触摸烧杯会感到发烫;氢气中如果混有空气且达到爆炸极限,接触明火后会发生爆炸,不会一开始安静燃烧,时间久了才发生爆炸。
2.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C.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解析】选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说法正确;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B说法正确;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说法不正确;根据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也能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说法正确。
【方法归纳】常见气体的检验
(1)氢气: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则该气体为氢气。
(2)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3)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
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C.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通过电解水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无污染的氢能源
【解析】选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A正确;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比较缺乏,B不正确;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电解水时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不能通过电解水来获取大量的氢气,D不正确。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两电极均冒气泡,a管内气体与b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解析】选D。A中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B中有氢气和氧气生成,且体积比为2∶1,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C中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D中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两电极均冒气泡,a管内气体与b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是直接能观察到的现象。
5.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铁、氯酸钾、自来水
B.铜、氧化镁、牛奶
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D.水、二氧化碳、空气
【解析】选B。A中氯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C中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D中水属于化合物。故选B。
6.分类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对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一种元素
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D.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它一定是纯净物
【解析】选B。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A不正确;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氧气与臭氧,它们混在一起属于混合物,B正确;某物质如果是混合物,则既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C不正确;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也可能是混合物,D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6分)
7.(7分)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

请按要求填空。
(1)A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
(2)B处物质类别是________及物质示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对应的是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D处对应的是__________变化。
【解析】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多种纯净物混合成为混合物,混合物经分离可得到多种纯净物,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通过化学反应可转化成化合物,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可转化成单质。
答案:(1)混合物 (2)化合物 水(或二氧化碳等) (3)化学 物理
【知识归纳】物质类别之间的比较
1.混合物和化合物的比较:

混 合 物 化 合 物
宏观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微观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含多种分子 含一种分子
性质 无固定性质,各成分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有固定性质
表示 不能用专门的化学式表示 能用专门的化学式表示
联系 混合物可以由多种化合物组成
2.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单  质 化 合 物
概 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成或构成 宏观:由同种元素组成微观:单质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宏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微观: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联系 ①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②单质化合物
8.(10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2)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写名称)。
(4)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其他的物质,属于分解反应;(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到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4)由电解水的装置图可知,b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有助燃性,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1)水氢气+氧气 分解 (2)D
(3)氧原子和氢原子 (4)木条燃烧更旺
9.(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的电解水实验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并测得两管中逸出的气体体积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连接电源负极的量筒A中气体/mL 6 12 18 24 30 36 42 48
连接电源正极的量筒B中气体/mL 2 4 6 9 12 16 18 21
(1)该实验量筒A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两个量筒中的气体体积比并不完全符合理论比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电解时观察到A、B量筒中液面均下降的同时,又观察到水槽中的液面上升,请用理化知识解释,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实验量筒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收集到的是氢气,由实验数据知,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或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2)由于分解的水的体积小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又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A、B量筒内一部分水会被排到水槽中,水槽中的液面上升。
答案:(1)氢气 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或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 (2)通电分解的水的体积小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又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A、B量筒内一部分水会被排到水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