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平面图形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平面图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8 16: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教 学 设 计
第1课时 认 识 平 面 图 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3页内容。
内容简析
 例1 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画、印、拓等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
例2 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拼成学过或没有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
1.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平面图形归类,并用直观的方法认识平行四边形。
2.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3.在本课教学中,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安排学生在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拼一拼这一系列活动中,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展示立体图形,同学们还记得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吗?由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这些立体图形都是学生熟知的,引导学生用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出各种图案。
师:你们知道画出的图案的名称吗?咱们画在纸上的图形叫作平面图形,它们也有自己的名字。
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感知“面在体上”。(详见课件配套部分)
【品析: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引入学生熟知的立体图形,然后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画出平面图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
故事导入法: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吧!图图是一个既聪明又爱学习的小孩,为了让图图认识立体图形,爸爸带图图到图形王国游玩,图图在图形王国认识了很多朋友,今天老师把图形王国带到了课堂上,(教师课前用积木和立体图形学具搭建一个立体图形城堡),同学们认识图图的这些朋友们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主要让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图形王国下雪了,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你们知道这都是谁的脚印吗?(播放课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要学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猜测并动手画一画,看看这些平面图形可以由哪个立体图形画出来,就可以知道脚印是谁留下的。
【品析:学生对立体图形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难以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用立体图形可以画出平面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游戏导入法: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师表演魔术吗?你们一定觉得魔术师特别神奇吧!这节课老师要教同学们变魔术。教师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印泥、橡皮、圆柱形铅笔、文具盒、乒乓球等。让学生找出每个物品所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名称。先由老师给同学们演示:在讲台桌上放一张白纸,用另外一张白纸挡住学生的视线,隔一会儿,放在讲台桌上的白纸上面多一个长方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拿乒乓球在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了。由此引出课题,感受“面在体上”。
【品析:设置变魔术情景,一年级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更感兴趣,在变魔术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次体会“面在体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你们画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一样大。
正方形:4条边相等,4个角一样大。
圆:没有角,都是圆圆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从而得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的特点。(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利用学具展示把长方形拉长,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不是直角,对边相等的图形。
【品析: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很具体形象,让他们进行直观体验或动手操作,这样得到的知识才能被他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通过学具演示让学生体会由长方形到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2.根据对几个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平面图形,并剪下来,然后教师提出要求,用相同的两个平面图形,你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动手试试看。再试试用3个、4个……相同的图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
【品析:利用图形拼组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图形间的联系以及边的特征。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平面图形,并且也知道了图形的特点和图形之间的关系,还能用图形拼出很多好看的、有趣的图案。然后教师提出质疑,由学生在思考中,完成知识的内化与提升。
质疑: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出不同的图案,那么我们用不同的平面图形可以拼出什么图案呢?
鼓励学生用手中的平面图形拼拼看,学生拼出的图形不一样,教师要高度评价学生的作品。
【品析:给学生一个舞台,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并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创造欲望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中题目。
第1题,让学生在辨认中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在学生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学过的平面图形时,要让学生说清楚、明白,不要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弄混。
第2题,首先让学生确定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找到哪个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是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再利用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最后在全班进行展览。
【参考答案】
1.答案不唯一,举例正确即可。
2.答案不唯一,学生能利用立体图形独立画出平面图形即可。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1.通过游戏进行回顾,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称,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并用手在空中画出。
2.我们不仅认识了平面图形,还会用平面图形拼成各种不同的图案,下课后可以比一比,看谁拼成的图案又多又好看,为下节课学习七巧板打下基础。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拼一拼”可操作性强,让学生自己制作相同的平面图形,并进行拼组能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师对学生拼一拼的指导要到位,鼓励要及时,有的学生合作意识差,可能会只顾自己边拼边玩,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开拓思路,充分发挥想象。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练 习 一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涂色题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的意思,再看看题目要求给哪些平面图形涂色,最后进行涂色。
2
填空题
先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叙述各个平面图形的特点,最后再把图形的序号写在对应的括号里。
3
填空题
可以让学生依次数出每个图形的个数,也可以边数边作出标记,以防遗漏。
4
动手拼一拼
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可以很容易的拼出图形,但是需要教师适时总结,引导发现。
5
拼一拼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6
圈一圈
建议教师利用学具让学生画一画。
7
连线题
此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确有困难,可以通过实际观察长方体来体会。
8
操作题
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再实际动手做一做。
思考题
剪一剪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习题立体分析
第1、2、3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是基础知识的应用。解答这几题时,先让学生牢固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然后仔细阅读题意,根据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第4题:包含两个小题,并且都让学生把正方形的纸剪开,第(1)题是从分解图形的角度,使学生感受一个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或三角形,加深学生对正方形特征的印象;第(2)题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既直观感受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5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能力,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仅凭想象可能会无从下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亲自拼组的过程中得到答案。
第6、7、8题:要尽量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实在有困难再借助实物进行理解。
思考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特征的认识,同时渗透“轴对称”知识。
习题参考答案
1.略 2.① ⑤ ② ④ ③ 3.1 4 2 5 4
4.(1)答案不唯一,如:所得的两个图形是一样大的。 (2)略 5.8 6.略 7.略 8.3